知名青少年白癜风研究专家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7435216282197608&wfr=spider&for=pc

人们常用“身子骨硬朗”来形容一个人身体好;但如果身体这4个部位“硬”起来了,就需要提高警惕了:血管、关节、肩颈、肝脏。

因为这几个器官变硬,可能预示着身体正在发生某些危害健康的病变,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详细了解一下吧。

1

血管变硬,心脑受损

血管是人体血液流通的“管道”,年轻的血管富有弹性、内壁光滑柔软。

随着血管慢慢老化,组织开始变硬,表现为内壁增厚失去弹性、管腔变窄容易淤堵。

!

为什么血管会变硬?

45岁以上男性和55岁以上女性动脉硬化高发,可引起冠心病、心肌梗死、缺血性卒中等。除年龄外,抽烟、喝酒、肥胖、血脂血糖超标等都会加速血管硬化。

血管虽然被肌肉等组织包裹,但人们对血管变硬并非毫无知觉。比如,耳鸣、头晕头痛、困乏疲倦、记忆力减退、睡眠障碍,甚至四肢麻木等也都可能是警示信号。

由于耳垂对缺血情况特别敏感,当血管变硬后,血液无法正常输送到耳垂,就会出现缺血性皱纹,被称为“耳褶心征”(见下图)。

我国有2.9亿心脑血管患者,高居死亡率之首,预防血管硬化,对控制发病率有重要意义。

调整饮食、定期体检

目前并没有阻止血管硬化的方法,但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运动等可避免血管过早硬化。

小贴士:

1、适当多吃蔬果等植物性食物,少吃高糖高脂高盐食物;

2、不暴饮暴食,戒烟限酒;

3、进行游泳、跳舞、瑜伽、打太极等有氧锻炼。

若血管已明显硬化,必须遵医嘱服药。60岁以上人群,即使还没发现血管硬化问题,也要每年体检,了解自己的血脂、血压水平。

2

关节变硬,行动不便

人体有块骨头,骨与骨间主要靠关节连接。关节一般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软骨组成。

关节就像汽车零部件,会在长期运动中磨损,且磨损面骨骼可能会越来越厚、越来越硬。

!

为什么关节会变硬?

年龄因素,外伤、肌肉痉挛、高强度运动、超负荷劳动等因素都会导致关节磨损变硬。

其中关节是否会因磨损变硬主要取决于两方面:

一是关节有没有出现增生或病变;

二是关节外肌肉能否提供足够的支撑。

临床常见疾病中,类风湿关节炎、痛风、骨质增生等都存在关节硬化问题。以关节炎为例,其会导致关节处血液循环不畅,出现关节肿胀、屈曲困难,严重时可令患者卧床不起,殃及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等。

多补钙、“养”关节

女性绝经后、男性60岁后,骨量流失最为严重,一定要注意补钙(以饮食为先)并护好关节。

小贴士:

1、适当多吃油菜、小白菜等蔬菜,虾皮、贝类等海鲜,以及牛奶、豆浆;

2、老年风湿病患者尤应注意保暖,秋冬季建议戴好护膝;

3、适当增加运动量,有助“润滑”关节。

那么如何进行拉伸训练、增强腿部肌肉呢,小编推荐一下两个训练动作:

1、卧床,在膝关节伸直状态下抬起双腿约15°,尽量保持,而后重复该动作,每天10~20次;

2、闭目单脚站立。注意:深蹲、爬山等运动易伤膝盖,应当少做。

3

肩颈变硬,长期疼痛

现代社会催生的“低头一族”,或多或少都经受着肩颈僵硬疼痛的困扰。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我国颈椎病发病率为17.3%,患者超2亿,长期低头工作、久坐、坐姿不对等为主要诱因。

!

肩颈为什么会变硬?

人体颈椎的生理结构决定了它的承受力;低头动作使颈椎下段发生角度改变后,应力负荷随之增加。如下图所示:

长期如此,轻则导致肩颈僵硬疼痛,重则引发肩颈结构变化,出现血管及神经压迫症状,包括头晕、头痛、易疲劳、睡眠质量下降、记忆力减退等,也可能造成面部发黄发暗、皮肤衰老等问题。

注意姿势、多做伸展

小贴士:

1、使用电脑或手机尽量平视,可借助支架操作;

2、避免久坐,超过半小时就站起来做个伸展;

3、转颈、转肩、扩胸转腰等动作对肩颈很友好。

还可以试试挺胸收腹,单手手掌贴住后颈部,由上至下反复拿捏,或双手交叉至后枕骨处,拇指由中间向两侧反复按揉,能够有助缓解僵硬。

4

肝脏变硬,机体瘫痪

肝脏的主要功能,是分泌胆汁、储藏糖原,调节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新陈代谢等。还有解毒、造血和凝血作用。

!

肝脏为什么会变硬?

肝脏长期受损后会“结疤”,逐渐由健康的嘴唇样柔软,变得像鼻尖,甚至额头一样硬,也就形成了肝硬化。

我国是“肝病大国”,慢性乙肝病人约万,丙肝万~万,还有为数不少的酒精性肝病和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上述肝病本身并不可怕,但若不采取有效措施,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

以脂肪肝为例,从脂肪肝到肝癌大致经过四步:

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

若能在前三个阶段进行治疗,肝损伤是可逆的,一旦发展到肝硬化则难以逆转。

肝硬化是慢性肝病长期发展累积的结果。许多致病因素可引起肝脏的炎症反应,包括慢性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肝、药物性肝损伤、自身免疫性肝病等。

在我国,慢性病毒性肝炎所导致的肝硬化最常见,主要由经血液途径传播的慢性乙肝或丙肝所致。因长期大量饮酒诱发酒精性脂肪肝,及超重、肥胖、糖尿病等因素所致的非酒精性脂肪肝也越来越多,部分人可发展为肝硬化。

接种疫苗、遵医嘱服药

预防肝炎和肝病,就能防住肝硬化及肝癌。

小贴士:

1、接种乙肝疫苗,避免消毒不严格的注射、文身、文眉等有创操作;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控好体重;

3、得病后遵医嘱服药,不乱服保健品,避免不必要的肝损伤。

已有慢性肝炎或其他慢性肝病者,医院进行系统治疗和长期随访,一旦出现消瘦、面部黝黑、眼发黄、反复鼻出血、刷牙时牙龈出血等迹象,医院诊治。

所有慢性肝病患者,尤其是肝硬化患者,最好每3个月做一次肝功能、甲胎蛋白、B超等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可能出现的肝癌。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okkma.com/mbywh/1283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