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气是什么? 《中藏经》:“阳者生之本,阴者死之基”……“顺阳者生,顺阴者死”。“凡万物之生由乎阳,万物之死亦由乎阳。非阳能死物也,阳来则生,阳去则死矣”。 阳气主宰着人的生死。阳气决定人的健康程度。阳气是人体的动力!阳气相当于汽车的发动机! 养身就是固阳治病就是治寒! 冬天天气寒冷,寒与肾相应,最易伤害阳气,也就容易对身体造成伤害。一是容易发生腰膝冷痛、易感风寒、夜尿频多、等疾病;二是肾阳气虚又伤及肾阴,肾阴是一身阴液的根本,阴液对人体起滋养濡润作用,肾虚便会水亏,人体得不到阴液的滋润,便会出现咽干口燥、烦热、大便干结、小便短赤等;此外,由于肾“主骨生髓通于脑”,肾阴不足,骨髓便得不到濡养,就会出现失眠健忘、头昏耳鸣的问题。 每到冬天,由于阳气的封藏,人体新陈代谢水平相应较低,能量和热量供应不足,很多人会出现手足冰凉、畏冷喜暖,这在中医称之为“阳气不足”,这个时候寒气最容易进入体内,因此固阳治寒成为了重点。 六大表现告诉你,该补阳气了! 1.阳气不足 怕冷、手脚冰凉、消化不良、精神不振、无精打采、舌淡而胖、或有齿痕、脉象沉细。 2.心阳不足 胸部、心脏部位发凉,稍微劳累点就心慌、气短、情绪低落、不爱笑。 3.肝阳不足 萎靡不振,没有生机,做事不积极,没有动力,处事犹豫不决。 4.脾阳不足 食少腹胀,肚子发冷,经常拉肚子,消化不良,自我感觉压力大,爱胡思乱想,容易得忧郁症。 5.肺阳不足 容易感冒,气喘,咳嗽,特别是顽固性咳嗽,哮喘久治不愈,爱哭,消极,做事没有魄力! 6.肾阳不足 没有精神、面色发暗、性冷淡、手脚冰凉、腰以下发凉、小便多、夜尿尤其多、记忆力减退,做事喜欢半途而废。 冬季补阳治寒术,艾灸有奇效! 艾灸对培固人体阳气的力量很强大。《神农本草经》记载:艾草有温阳、暖宫、除湿、通筋活血的功效。 中医名医李时珍曾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艾叶生则微苦太辛,熟则微辛太苦,生温熟热,纯阳也。可以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服之则走三阴,而逐一切寒湿,转肃杀之气为融和。 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康泰,其功亦大矣。老人丹田气弱,脐腹畏冷者,以熟艾入布袋兜其脐腹,妙不可言。艾灸疗法简单易行,非常适合寒性体质壮阳强身,安全舒适而无任何痛苦,是我国传统医学的文化瑰宝,是中医最古老的医疗保健奇术之一。 最适合艾灸的两大人群 1.脾肾亏虚,阳气不足者 很多人,尤其是女性在冬季会表现出面色淡白,精神萎靡,懒言懒语,嗜睡喜卧,畏寒肢冷,倦怠乏力,腰酸腿软,小便清长。这些均是脾肾亏虚,阳气不足的表现。
人之阴阳与生俱来,需要通过后天的水谷精华不断补充,才能维持长久。有这方面表现的朋友,尤其是现代白领,要好好抓住冬季,做下艾灸,补充阳气,为来年的好身体打下基础! 2.阴阳失调,久寒侵体者 艾灸疗法的产生,在我国已有数千年历史。所谓艾灸,就是通过烟熏火灼把艾草的药力通过穴位经络带到人体的病痛之处,借其温热刺激及药物作用,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艾灸具有调和阴阳、温经驱寒、温阳补气等治病养生功效。 诸如肩周炎、颈椎病、腰椎病等骨关节痛症;以及妇科痛经、宫寒;还有哮喘、慢性胃肠炎等因阴阳失调,久寒侵体引起的症状,在冬季艾灸,可以得到最佳的驱寒补阳之功! 冬季! 取穴一:大椎 大椎穴为“三阳”、“督脉”之会,全身阳气都在这里交汇。按摩大椎就相当于打开了全身“暖气”的总开关。 取法:低头时,颈后最明显的骨性突起下方的凹陷处。在家中淋浴时,可将淋浴头对着颈后连续用热水冲洗,能让你在寒冷季节感觉浑身温暖。一般淋浴时间不宜过长(不超过20分钟),体弱或伴有心血管疾病的人,还应酌情减少时间,水温在40℃左右为宜。 取穴二:肩井 常做肩部按摩的朋友都有这样的体会,就是按摩时感觉肩部不但轻松,还有点暖和。这是因为气血顺畅,阳气运动起来了。而藏在我们肩部的“暖气”开关就是肩井穴。按摩肩井不但能让肩部更暖和,还可缓解肩膀酸痛、头重脚轻、落枕等症。 取法:被按摩者取坐姿,按摩者站在其身后,双手虎口张开,四指并拢,自然搭在被按摩者肩井部位,四指与拇指相对用力做有节律的拿捏动作。力度不可过重,时间不宜过久。尤其有高血压或心脑血管疾病的人不可过度。 取穴三:神阙 寒冷季节容易着凉腹泻,而腹部的“暖气”开关就是我们的肚脐———神阙穴。神阙穴是长寿要穴,每晚睡前将双手搓热放于肚脐,顺时针和逆时针交替按揉至发热,可使腹部温暖、面色红润,缓解腹痛肠鸣、水肿膨胀、泄痢脱肛等症状。 取穴四:阳池 阳池穴,这个穴位顾名思义就是阳气聚集的地方,它位于手腕背横纹的中点处。刺激阳池穴,时间要长,用力要缓,两手交替按揉,可缓解手部冰凉的症状。 取穴五:劳宫 有朋友可能觉得只按阳池力度不够,没关系,我们手上还有另一个穴位就在我们的掌心里,叫做劳宫穴,当屈指握拳时,中指指尖所点处就是该穴。劳宫穴五行属火,可采用按压、揉擦等方法做逆时针按摩,每穴按10分钟左右,每天2~3次,能够起到暖手助热、宁神养心、促进睡眠的作用。 取穴六:足三里 上肢暖和了,下肢冰冷怎么办呢?《灵枢》记载:“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中肠鸣腹痛……调于足三里。”秋冬季节常按揉足三里,可补中益气,让下肢温暖。 取法:当腿弯曲时,可以看到在膝关节外侧有一块高出皮肤的小骨头,这就是外膝眼,从外膝眼直下四横指处便是足三里了。按摩时,一般用拇指指面着力于足三里,垂直用力,向下按压,缓缓揉动。其余四指握拳或张开,起支撑作用,以协同用力,让刺激充分达到肌肉组织深层,产生酸、麻、胀、痛等感觉,持续数秒后,渐渐放松,反复操作数次即可。 取穴七:涌泉 不少人最怕冷的地方就是脚,穿棉鞋都暖不起来,我们的脚上也有一个“暖气”开关,就是涌泉穴。
涌泉穴位于足心,在足底前1/3凹陷处,是养生防病的要穴,尤其适合肾虚、怕冷、体乏、精神不振的老年人。俗话说“若要老人安,涌泉常温暖”,建议每天用双脚掌对搓,或用右手搓左脚,左手搓右脚,坚持按摩可使精力旺盛,体质增强,提高御寒能力。 冬季食疗养生! 冬季进补因人而异,因为食有谷肉果菜之分,人有男女老幼之别,体质有虚实寒热之辨,本着人体生长规律,中医养生原则,少年重养,中年重调,老年重保,耋耄重延。所以冬令进补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清补、温补、小补、大补,万不可盲目进补。 1 多吃主食,适当吃羊肉、鹌鹑和海参 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被称为产热营养素。所以,冬季我们要适当增加主食和油脂的摄入,保证优质蛋白质的供应。狗肉、羊肉、牛肉、鸡肉、鹿肉、虾、鸽、鹌鹑、海参等食物中富含蛋白质及脂肪,产热量多,御寒效果最好。气温骤降,身体一些部位对寒冷特别敏感,应当特别注意保暖。 2 海带、紫菜可促进甲状腺素分泌 人体的甲状腺分泌物中有叫甲状腺素,它能加速体内很多组织细胞的氧化,增加身体的产热能力,使基础代谢率增强,皮肤血液循环加快,抗冷御寒,而含碘的食物可以促进甲状腺素分泌。含碘丰富的食物是:海带、紫菜、发菜、海蜇、菠菜、大白菜、玉米等。 3 动物肝脏、胡萝卜可增加抗寒能力 寒冷气候使人体维生素代谢发生明显变化。增加摄入维生素A和维生素C,可增强耐寒能力和对寒冷的适应力,并对血管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维生素A主要来自动物肝脏、胡萝卜、深绿色蔬菜等,维生素C则主要来自新鲜水果和蔬菜。 4 芝麻、葵花籽提供人体耐寒的必要元素 寒冷天气使人对体内蛋氨酸的需求量增大。蛋氨酸可以通过转移作用,提供一系列适应寒冷所必需的甲基。因此,冬季应多摄取含蛋氨酸较多的食物。如芝麻、葵花籽、乳制品、酵母、叶类蔬菜等。 冬季运动养生! 冬季也要适当运动 冬天可不要光窝在房间里不动,适当运动锻炼能够帮助增强身体的抗病御寒能力哦。不过,在进行运动锻炼的时候也需要多加注意,以免锻炼不当,引起身体出现不适的情况。那么,冬季可以做什么运动呢?冬季运动有什么要注意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 冬季养生做什么运动 慢跑 因为人的肌肉和韧带在气温较低的情况下会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缩,粘滞性增加,伸展度降低,关节的活动幅度减小,稍微大的运动就会容易引起拉伤。所以我们可以将习惯的快跑变成慢跑,同时将晨跑改成上午十点以后或是下午。这样可以有效避免身体消耗量过大,同时也避免给身体造成伤害。 跳绳 跳绳属于一种非常有效的有氧运动,跳绳30分钟就可以消耗掉卡的热量,是一项受大众所亲昧的健美运动。跳神的花样众多,有简单有复杂的,特别适合于冬季这样的低温季节,跳绳具有耗时少、耗能大的优点。 瑜伽 既然冬天空气干燥寒冷,对人的呼吸道刺激较大,不适合剧烈的运动,那么咱们就转到室内做一些简单舒适的运动吧,瑜伽就是非常不错的选择,瑜珈这种来自古印度的神秘健身方式通过姿势、呼吸、冥想等练习,使神经系统平衡,解除心理压力。它的动作非常缓慢,而且并不会造成全身大汗淋漓,长期练习瑜伽可调理内脏系统,排除体内毒素,柔韧身体。最适合冬天这个缩手缩脚的季节练习,帮助抻拉筋骨了。 散步 俗话说,人老腿先老。散步第一个好处就是锻炼腰腿,促进下肢的灵活。中医认为,腰为“肾之府”,腰好自然肾就受益;肾主骨,所以散步还能有效地预防骨质疏松。很多人成天抱怨压力大,没时间锻炼。实际上,走路恰恰是治疗情绪紧张、解除压力的一副“理想解毒剂”。 滑雪 冬天最必不可少的一项运动就是滑雪,它在给你带来速度享受同时,也锻炼了身体的平衡能力、协调能力和柔韧性。这项运动并不激烈,但却可以锻炼全身,它对头、颈、手、腕、肘、臂、肩、腰、腿、膝、踝等部位,几乎是人体所有的关节,都能起到比较良好的锻炼作用,激活僵硬的身体,使得身体的柔韧性增强,减掉多余的脂肪。 不同人群运动方式也不同 青春发育初期:宜选择广播体操、跳绳、踢毽子、乒乓球等以锻炼机体灵敏性、协调性和柔韧性为主的运动项目。 青春发育中期:宜选择短距离快跑、变速跑、羽毛球等以速度锻炼为主的运动项目。 青春发育后期:宜选择中长跑、登山、游泳、足球、排球、篮球等可增加速度、耐力和力量性练习的运动项目。 中年人:宜选择慢跑、骑车、健身操、小球类等有氧运动项目。 老年人:宜选择慢走、交谊舞、太极拳等有氧运动锻炼。 胖人:应以中等强度、较长时间的有氧运动为主,辅以力量运动及球类运动更佳。就单项运动而言,水中运动(水中行走、水中跑、水中跳跃、水中打球等)是非常有效的减肥方式。 冬季运动注意事项 首先,冬季运动不宜起太早。冬季进行锻炼,特别是进行晨练的时候不宜起太早。过早不仅气温过低,还容易因为地面空气中含氧量第,污染物多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一般应该等太阳出来之后再进行锻炼为宜。同时要注意防冻伤。冒寒锻炼身体外露的部分,包括手、脸、耳、脚等都需要注意做好防寒保暖,另外锻炼结束之后,也不宜立马烤火或用热水浸泡这样容易加剧冻疮的发生,一定要先按摩寒冷部位。 再者,冬季运动需注意天气变化。要注意避免潮湿。一般稍微进行锻炼就容易身体出汗,一旦汗液挥发就容易带走身上的热量,容易使人感冒。一般锻炼之后一定要及时用温水擦洗身体,促进血液循环。还要注意防寒保暖。锻炼的时候不能穿的太少太单薄,但是也不能穿得太多太厚影响到锻炼,甚至影响到身体的血液循环。一般防寒保暖注意戴手套、帽子和护耳套。同时要避开突变天气。寒流过境的时候气温骤然下降或者是刮大风、下大雨、大雾的时候要停止锻炼,气温低、湿度高的时候体温散失大不利于身体健康。 不仅如此,运动前还应该吃点东西。冬季锻炼之前吃点东西能够增加身体的热量也能避免空腹进行锻炼出现低血糖等不适。一般锻炼前可以喝杯白开水,吃少量流质、半流质食物。 最后,冬季进行锻炼的之前一定要进行热身准备活动,活动全身的肌肉、关节至身体微微发热,产生热量之后再进行正式地锻炼。这样能减少运动带来的损伤。冬季运动锻炼还不可过于激烈,一般在身体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为宜。如果是过于激烈运动或者是运动时间过程的话很容易使身体负担加重出现不适。 点击右上角“...”将此信息分享到朋友圈任何皮肤,养生调理等问题可随时北京能治白癜风北京权威白癜风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