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较好的雀斑医院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13926055703496631&wfr=spider&for=pc导语“医疗风险”是医生群体闻之色变,却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如何让我们的康复医生、治疗师或护士在临床工作中有效的规避医疗风险,减少医疗纠纷?本期“康复汇”记者采访了哈尔滨医院康复医学科张锦明主任,就骨折康复的风险防范阐述经验与见解。概述在康复临床工作中做好风险防范的管理至关重要,其目的是为了保障医疗质量,规避医疗风险,减少医疗纠纷,稳定医疗秩序。康复风险管理,要做到从科室宏观管理到每个细节的微观管理,康复科的医师、治疗师和护士都要防范医疗工作中各类不安全的因素。要做到这点,首先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掌握病情,发现患者目前存在的问题,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以及规范操作程序。同时要与患者进行详实的沟通交流,提前告知所涉及的风险因素,最大程度地保障康复治疗的安全和有效。骨折康复的安全性评定是康复治疗早期介入及康复方法实施的基础,患者的全身因素、骨折的局部特性、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都会影响到骨折的愈合,同时也会影响康复治疗原则的确定和康复方法的实施。依据个体情况有的放矢,制定安全有效的康复方案,才能在确保医疗安全的前提下取得最优的康复效果。骨折康复风险防范的管理疾病的风险管理 康复医生在临床疾病的风险管理中需要注意几个方面。一是骨折治疗适应症的选择,需要考虑骨折的性质与骨折固定的方式,明确早期介入的时机。二是与患者详实的沟通,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病程,阐明早期康复治疗介入的优势或判断骨折愈合的安全性,予以最有效的康复治疗措施。 三是要与患者签署一份知情同意书,对于某些特殊病情的患者,要在知情同意书中增加个性化的针对性说明。四是一定要做到先评定后治疗,每个患者都有个性因素,所以无论是什么样的患者,都要先做评定,再去做相应的治疗。 例如: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表现为膝关节功能障碍。在做康复治疗时出现了因为原发病的病情变化导致关节肿胀、疼痛加重,活动范围下降。若没有前期的沟通、知情同意书的签署,患者便会认为肿胀疼痛的加剧、活动范围降低是由康复治疗不当引起的。治疗技术实施的过程中的风险管理一是治疗师要充分了解病情,掌握不同骨折的康复治疗特点,例如:尺桡骨双骨折的患者不宜过早开始旋转性的训练,在外固定解除之后,逐渐进行主动旋转和一定程度的被动旋转训练;股骨干骨折,在未愈合时我们要慎重做直腿抬高运动,这时我们要考虑到固定的方式,固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二是要规范治疗,掌握康复治疗技术的适应症、禁忌症,以及注意事项。三是及时发现并判断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四是知晓康复治疗过程中存在的并发症,做到提前沟通、早期发现、及时并正确处理。如肘关节骨折在治疗过程中易产生骨化性肌炎,肘关节骨折患者在接受一段时间的康复治疗后,部分患者会出现关节肿胀,皮温升高,肘关节活动范围越来越小的表现,这时要考虑骨化性肌炎。在给患者做关节的屈伸康复训练时,要禁忌粗暴的手法;另一个常见并发症是尺神经卡压,在肘关节活动范围小时,尺神经的卡压情况并不明显,但随着肘关节屈曲度的加大,卡压则加重,就会出现尺神经卡压症状。治疗环境的风险管理医院环境中有些因素会造成患者损伤。如洗手间地面湿滑会导致患者摔伤,严重的会造成骨折。轮椅、病床护栏损坏也会造成患者摔伤,还有公共活动区域光线昏暗、日常用具破损等,都是不安全因素,应纳入治疗环境的风险管理中。 骨折愈合安全性评估骨折愈合时间在临床上,患者的个体差异很大,往往理论上已经达到骨折愈合时间的患者,而实际骨折情况要依据骨折临床愈合标准进行判断。成人各部位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参见下表。 骨折临床愈合标准局部标准,局部无反常活动,无压痛及纵向叩击痛。影像学标准,X线片显示骨折线模糊,有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折线。功能标准,外固定解除后,伤肢能满足:①上肢能向前平举1千克重量达1分钟;②下肢能不扶拐在平地连续步行3分钟,并不少于30步;③连续观察2周,骨折处不变形。功能标准的测定必须慎重,以不损伤骨痂发生再骨折为原则。 影响骨愈合的因素①全身因素:包括年龄、身体状况。 ②局部因素:包括骨折的类型、骨折的数量、骨折部位的血液供应、软组织损伤、感染、软组织嵌入。 ③治疗方法不当:反复手法复位、过度牵引、切开复位不当、固定不确定、功能锻炼不得当。 结语在对骨折患者康复治疗的过程中,与治疗效果相比,安全则更为重要。因此,康复治疗过程的风险防范在临床工作中要尤为重视,从而保障康复治疗的有序进行,防止康复治疗中出现再损伤,避免医患矛盾发生,最终达到康复治疗的预期疗效。 本期编辑:Alice 本文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