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哪里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zdxbdf/

12厘米手术切口、精准定位、植入人工关节……浙医二院滨江院区手术室内,一只机械臂正在灵活地转动。7月28日,浙江首台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正式“上岗”,为一名75岁的双侧股骨头坏死患者成功进行髋关节置换手术。

浙医二院骨科每年的髋膝关节置换手术量高达例以上,此次引进的Mako骨科手术机器人是目前最先进的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系统,能够实现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精准化、微创化、个性化,以进一步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

Mako手术机器人

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龄人口已经超过1.78亿,并且高龄人口还将急剧增加。预期到年,中国的老龄人口数将达到4.5亿。骨关节炎等疾病的发病率将伴随人口老龄化呈现快速提高态势,而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是治疗晚期骨关节炎的最有效手段。

传统手术中,医生只能通过肉眼来观测、评估与经验操作,而关节置换手术对于安装的长度、角度、深度等指标具有严格的要求,Mako机器人系统可基于术前三维CT扫描的数据进行三维建模,从而使关节假体在三维空间上的定位、角度、大小、骨质覆盖等数据能全方位呈现。假体放置的精确度提高,大幅度减少因精准化问题造成的双侧肢体长度不等、关节脱位、假体松动等情况的发生。

“和传统人工置换相比,机器人手术系统最大的优势在于植入更精准、切口更短、损伤更小、出血更少,患者术后康复更加迅速。”浙医二院骨科医生介绍,当天首位手术患者2年前出现双髋不适,诊断为双侧股骨头坏死,术后患者手术侧肢体长短与对侧相差2毫米左右,偏心距差别近乎为零。该患者体重达斤重,皮下脂肪厚,手术难度大,如果是常规手术需要切开25至30厘米的大切口,此次在机器人的帮助下为患者手术,切口仅12厘米。

简单来说,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的辅助,能更好缩短手术切口,减少软组织的损伤,减少出血量,使患者术后康复更为迅速。

“术前,机器人能够帮助主刀医生全面掌握患者的骨骼形态,做好手术规划,科学设计系统化、个性化的手术方案;术中,比传统手术更精准的定位系统可以确保关节假体准确植入,实际匹配程度达到99.5%以上,实现了患者的关节与身体更好地结合。”有关负责人介绍道。

传统手术依赖医生的视觉与触觉,限制了手术入路和切口大小。Mako骨科手术机器人则采用导航定位,尽可能缩短手术切口,方便进行髋关节前入路等传统手术较难进行的入路。传统关节置换手术需要医生损伤关节周围较多的软组织、骨赘,而机器人精准的定位使此类损伤大大减少。此外,研究表明,机器人可以减少关节置换手术约80%的出血。

手术中安放的假体位置是否准确是影响患者手术后关节功能以及假体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Mako机器人精准安装假体位置能够延长假体使用寿命,减少患者翻修手术的痛苦。

据介绍,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Mako的到来将实现传统关节置换技术向“精准医疗”、“人工智能”和“快速康复”等方向快速发展。目前浙医二院滨江院区已经为Mako机器人开辟了独立手术间开展手术,更好服务患者。

本文来源:浙江日报、浙医二院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okkma.com/mbyxg/1535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