舶来新特菜让红古农民受益多

绿莹莹的秧藤上坠满了黄瓜,鲜灵灵的番茄泛着红光、青翠的苦苣郁郁葱葱……在隆冬时节,红古区八宝川正演绎着“冬季里的春季”的神话。不仅如此,新引进的火龙果、木瓜、水果萝卜已试种成功,这些来自南方的“舶来品”也行将步入农户,开始大面积的种植。从种植大白菜到温室大棚,从粗放型的露地蔬菜到新特菜的引进,被誉为中国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后花园”的红古区不断引进新品种,调剂农业种植结构,大踏步走出了一条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占据了兰州市“菜篮子”的半壁江山。仅去年,红古区蔬菜总产量达45.81万吨,总产量及人均占有量均居兰州市第一、全省前列,今年产量预计到达47.19万吨。正如主管农业的副市长魏志乐所说:“红古区的农业,树起了兰州现代农业发展的‘旗帜’。”

  新特菜成了“金娃娃”

  沿着八宝川一路向西,公路两侧的温室鳞次栉比,一辆辆满载各类蔬菜的汽车在公路上穿梭。家住红古乡新建村的卯发财,开着自家的农用车将装得满满一车的娃娃菜拉到了离村庄不远的兰州陇海绿色产业有限公司保鲜库的院子里。他高兴地告知,“往年靠种大白菜,我们盖起了新瓦房,如今又靠日光温室盖起了小洋楼,一颗颗新特菜成了农民发家致富的摇钱树。”在村民师永忠的家里,新修的小洋楼粉饰一新,院子里的金线菊开得正盛。“今年我种了半亩地的苦苣,收入就达3000多元,这是往年种植其他蔬菜收入的4至6倍……”种了大半辈子菜的红古乡农民师永忠高兴地告知,“年初乡上鼓励我种植新特菜时我还犹豫不决,没想到有这么好的收入。”现在村民们种植新特菜的积极性很高,师永忠说,他也要扩大种植范围,争取早日成为一名新特菜种植大户。而师永忠只是新特菜种植中受益的一个缩影。

  农技保障给农民吃了“定心丸”

  其实,在新特菜的推行中,红古区农牧局的“幕后”工作更加沉重。“为打消农民的顾虑,扩大种植范围,我们对农民作出了许诺,如果种植新特菜的收益低于1000斤/亩小麦的收益,差额部份由区农牧局补偿。”该区农牧局局长李金录说这话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医院时,底气十足。“敢做这样的许诺,主要是前期的试种积累了经验。”李金录说。红古区农业科技示范园就是新特菜的试验田。注意到,这片被千亩设施农业包围的示范园内,新建的高架大棚格外引人注目。跨度10.5米,高度4.2米的大棚内,墙壁上全部贴着的反光膜,显得全部大棚内金壁光辉。“与其他大棚相比,这类大棚采光强,温度提升了2度至4度,更适合蔬菜的生长。”该示范园的技术人员说。

  引进新品效益大增

  在技术作保障的条件下,红古区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当地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病虫害少、生态资源良好等得天独厚的种植优势,全力打造红古乡新特蔬菜基地。“作为农业大区,引进高附加值的新品种,构成规模化生产至关重要,这也是增加农民收入,发展现代农业的破题之路。”红古区区长韩明显说。

  因而,在今年年初,红古区引进了一批合适本地种植的新特蔬菜,并积极与兰州种苗繁育中心联系进行培养,这样不但提高了秧苗的成活率,而且还满足了菜农对秧苗不同时期的需求。李金录告知,像宝塔菜这类蔬菜,种一亩的种子钱就要1000多元。今年红古对集中连片500亩以上的新特菜基地建设,以奖代补补助5万元,市农委还免费提供了价值14万元的新特菜种子。红古区区委书记咸大明告知,年初,红古区肯定了农业发展“双万元”的目标,通过大力实行以青土坡千亩设施农业示范基地、新庄千亩优良果品示范基地、水车湾千亩露地新特菜生产示范基地等,力争在2013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到达10000元,80以上的村人均纯收入超过10000元。

  在红古川里,有一名“田秀才”声名鹊起,他就是“甜瓜王”薛守成。他不但是红古区的种植专业户,一个地地道道的“土专家”,而且在西甜瓜、雪桃和木瓜的种植中还创造了全区的三个“第一”,可以说他是红古区新特菜种植中的一个领军人物。在他家的温室大棚内,碧油油的雪桃已挂满了枝头,马上就要上市。“从开始的蔬菜到西甜瓜,再发展成雪桃、木瓜,每一个品种种植时间长了,一方面会引发品种的退化;另一方面在销售和价格上也会失去竞争力。这就需要不断引进新品种。”薛守成说。他质朴的话语道出了农民的心声,也促使着政府不断调剂发展思路,拓展着农民致富的渠道。

  走出地头延伸产业链

  作为一个农业大区,红古区农业从起沙造田开始,发展到现在的日光温室、高起架大棚、暖棚养殖,逐渐构成了以精细蔬菜、高效养殖、优良果品、家庭农产品为主的农业生产模式。为了实现单个种植家庭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的衔接困难,今年红古区立足各类蔬菜协会的带动作用,积极引导农民建立“农超结合”的经营模式。该区农牧局还积极与市区经销商加强产销联系,这样就构成了有一定抵抗市场风险能力的利益共同体,最大限度地下降种植户的风险,既为农户勤俭了资金,增进了销售,提高了效益,同时又规范市场,增进了红古蔬菜的外销。如今,红古区构成的“雄伟”、“维特尔”、“陇华”、“绿源”、“介实”五大果蔬营销公司和农业产销一体化的发展,农村经济组织呈多元化格局。

    据兰州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红古区今年前3季度农业和农村经济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1至9月,全区实现农业增加值4.9亿元,同比增长5.2。其中:种植业完成增加值4.38亿元,同比增长4.89。2008年,红古区蔬菜产量及人均具有量分别居全省第五位和第一位,果品产量及人均具有量分别居全省第十九位和第七位。蔬菜面积到达6.74万亩,产量到达45.81万吨。2009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到达6615元。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okkma.com/mbyyy/110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