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预告01PART运动损伤原因

1.1外伤性创伤

外伤性创伤的发生频率在各种运动项目中有很大差别。例如:足球、冰上曲棍球、团队手球、摔跤、橄榄球等项目更容易出现外伤性创伤。引起外伤性创伤的原因和严重程度一般比较明显。运动员会在数小时内出现急性疼痛和肿胀,并逐渐加重。所以,外伤性创伤的处理应该是即刻,对损伤肿胀的初步处理有助于运动员继续比赛。

1.2积累性和过用性损伤

积累性损伤和过用性损伤常常难于诊断,容易误诊。因此,常常造成治疗上的延误或失误。与强度和持续时间、疲劳恢复等密切相关。这一类损伤除了骨骼和关节的损伤以外,最多见的是软组织。如:骨骼肌、韧带、肌腱等。这些损伤常常以慢性疼痛和无菌性炎症为主要表现。

疼痛:

胀痛:痛有胀感,气滞引起,时发时止。

刺痛:如针刺状,痛处固定拒按,淤血。

冷痛:痛有冷感,得温则减,寒症。

灼痛:灼热感,热症。

无菌性炎症:

炎症反应是机体组织对应力、骨折、反复负荷或超负荷和外部损伤所引起的损伤反应。无菌性炎症没有发生感染,因此,不用服用抗生素,服用是无效的。

1.3举例

橄榄球运动员赛场上剧烈对抗导致的膝关节交叉韧带撕裂,称之为外伤性损伤。

中长跑运动员由于长期大强度、长时间场地训练导致的髌韧带磨损,称之为积累性或过用性损伤。

两者症状都有疼痛、肿胀和一定范围内的关节受限。但外伤性损伤的程度更加剧烈、症状更加明显。症状出现的时间也不一致。

02PART运动损伤分类

2.1扭伤

扭伤(sprain)是指四肢关节或躯体部位的软组织(如肌肉、肌腱、韧带等)损伤,而无骨折、脱臼、皮肉破损等。临床主要表现为损伤部位疼痛、肿胀和关节活动受限,多发于腰、踝、膝、肩、腕、肘、髋等部位。在运动中较为常见。

2.2挫伤

挫伤是指由钝器作用造成以皮内或/和皮下及软组织出血为主要改变的闭合性损伤。挫伤的实质是软组织内较小的静脉或小动脉破裂出血,血液主要在皮下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层内。

2.3拉伤

肌肉拉伤是肌肉在运动中急剧收缩或过度牵拉引起的损伤。肌肉拉伤后,拉伤部位剧痛,用手可摸到肌肉紧张形成的索条状硬块,触疼明显,局部肿胀或皮下出血,活动明显受到限制。

2.4骨折

骨折是指骨结构的连续性完全或部分断裂。

2.5脱位

凡关节遭受外力作用,使构成关节的骨端关节面脱离正常位置,引起功能障碍者,称为外伤性脱位(简称脱位)。运动中最常见的脱位是肩关节肱骨头脱位。

2.6脑震荡

指头部遭受外力打击后,即刻发生短暂的脑功能障碍。临床表现为短暂性昏迷、逆行性遗忘以及头痛、恶心和呕吐等症状,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它是最轻的一种脑损伤,经治疗后大多可以治愈。其可以单独发生,也可以与其他颅脑损伤如颅内血肿合并存在,应注意及时作出鉴别诊断。

2.7颈椎受伤

颈椎脊髓损伤是指由于外界直接或间接因素导致脊髓损伤,在损害的相应节段出现各种运动、感觉和括约肌功能障碍,肌张力异常及病理反射等的相应改变。

03PART不同运动损伤特征

3.1跑步损伤

跑步是锻炼大肌肉群的有效途径,并且能使人保持健康,预防心血管疾病。跑步引起的损伤很常见,但是其损伤发生率要比其他运动引起的损伤低2-2.5倍。

外因:(占60-80%)

训练失误

持久高强度而缺乏必要的低强度训练

突然增加时间和强度而缺乏适当的休息

单纯的严格训练或竞争性训练

反复山坡跑训练

跑步地形

跑步路面

跑步鞋跑步技术

内因:

基本因素:性别、年龄、发育、体重、身高

首要因素:骨骼排列;肌肉条件;韧带松弛度

继发或获得性因素:足、踝、膝、髋、背、骶髂关节;肌力不对称;平衡失调;局部肌力差;局部柔韧性差;损伤或复发

3.2投掷损伤

投掷的基本原理是运用运动链从大的身体部分(腿和大肌肉群)产生能量,并将能量转移至小的身体部分(更易受损伤)——上肢。

向上用力时身体扭转

跨步

甩臂

手臂加速

手臂减速随球动作

3.3滑雪损伤

损伤病因:

滑雪者相关因素

男性高于女性

危险性的滑雪习惯

滑雪装备:

靴子大小合适

固定带接口达到国际标准

损伤机制:

最常见的是膝关节扭伤,下肢在负重情况下过度外旋。

04PART本章教学PPT

提示:可调节右侧滚动条阅览全章PPT。

05PART课程注意事项

本课程需要大家对解剖--骨骼肌肉的知识十分熟悉,在学习过程中请务必认真做好预习和复习。另外,建议大家可以下载一些解剖学软件作为辅助工具,如3Dbody。

END

▼往期精彩回顾▼

课程推荐

上海体育学院:《运动损伤与康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okkma.com/mbyfl/1313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