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更年期症状 ——针对血管舒缩症状是肯定有益的 这是激素补充治疗的首要用途,雌激素补充后,能有效地缓解更年期的症状。更年期有太多的症状,如乏力、烦躁激动、潮热出汗、睡眠欠佳、四肢酸痛、性欲减退等。每个人都不一样,有人身上有一种、两种症状,有人身上有十几种、二十几种,甚至所有的症状都有,活在那里太没意思了,甚至想自杀。 激素用上去,90%的人能快速显效,甚至是今天性激素用上去,明天几乎所有的症状都好了。有女同胞跟我说了:周医师,你这个药那么灵光的,本来路也走不动,觉也睡不着,昨天晚上用上去,今天所有的症状就都好了。 激素补充治疗对潮热出汗等血管舒缩症状是肯定有益的,许多研究证实3/4的患者只要小剂量的雌激素补充治疗就可有效缓解。 临床案例: 余杭瓶窑地区的一位病人因为更年期症状很严重(可以说更年期会有的症状全有了),医院都住院看过就是没查出有什么器质性疾病,对症治疗无效,后考医院就诊,给予精神病药物治疗一段时间也无明显疗效,实在痛苦至极就躺在床上绝食等死。 她的丈夫及子女怎么劝都无效,最后没办法把病人的80多岁老父母及兄弟姐妹都叫到床前进行劝解,最后达成的协议是到余杭区三院住院治疗1周,还是没有效果若再要寻死,这样大家也不拦着,有个交代了也不会被人骂了。结果余杭三院内科住院一周,也没有查出什么问题,其实这也是病人意料中的。这下给余杭三院的内科大夫们出难题了,怎么办呢?医院都查不出问题,我们这里能看好吗? 幸好余杭三院的翁医师一直在省妇保学习更年期治疗,医院开设了更年期专科门诊,做了大量的宣教。内科医师想到了更年期问题,请翁医师会诊。翁医师仅仅给予了少量的激素治疗,三天后病人就情况好转出院。一周后复诊,病人的精神状况好了很多,饭也吃得下了。病人一进医师办公室就说:“医师,这个药真神奇,就这么三粒就好多了!我家的人都说了:还到处看,结果连这么好的医师就在身边都不知道,以后就认牢这个医师看了!” 通过这件事我们也可看到了多学科的合作是非常重要的,医院医院,设立更年期专科可以更多的、有效的解决内科所谓的“疑难杂症”。 减少泌尿系统感染,延缓生殖系统衰老, 改善性健康 ——改善阴道症状和尿道的症状也是肯定有益的 (1)这是激素补充治疗最有效的用途,局部用雌激素可能比全身用效果更好,因为局部用的雌激素很快就到达阴道和尿道局部了。 (2)绝经后因尿道变短、粘膜变薄、括约肌松弛,局部抵抗力下降,表现为尿频,尿急,尿失禁,反复泌尿系感染等。雌激素受体广泛存在于尿道、膀胱三角区、耻骨尾骨肌,雌激素补充治疗后增加尿道上皮的细胞成熟指数,刺激尿道血流和尿道上皮的生长,增加尿道的闭合压,改善尿动力学。 (3)局部雌激素治疗可以增加阴道上皮致密核指数,改善阴道萎缩症状,改善性健康;改善阴道环境,有效治疗老年性阴道炎。 临床案例: 薛某,医务工作者,绝经10年,反复发作的老年性阴道炎就诊。薛某自绝经后常觉乏力、四肢酸痛,潮热等,最让她痛苦的是近3年的反复发作的阴道炎,一个月数次,医院妇产科就诊考虑老年性阴道炎,给予阴道塞药、洗剂均无效;医院体检报告:老年性阴道炎,指导意见提示:保持外阴清洁。 为了保持外阴清洁,她可是伤透了脑筋:每天早、晚洗外阴,上厕所翘着屁股,拒绝性生活,短裤紫外线消毒…….医院复查还是提示老年性阴道炎,还是建议:保持外阴清洁。她想还能如何清洁?最后想到唯一有可能感染的途径就是卫生纸了。于是她把超市买的卫生纸都拿去晒太阳。原本就对她不满的丈夫见状,愤愤的说:“卫生纸原本就消毒的,哪里要晒的?肯定是你不干净!”薛某听了这话,当时就委屈得哭了,有谁能体谅她所受的苦呀?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像怨妇一样向我诉说那恼人的疾病,我建议她阴道局部使用雌激素软膏,一个月后薛某的症状明显好转了。现在已经数个月过去了,没有再复发。她叹息道:“苦头吃尽呀,原来治疗这么简单!” 临床案例: 一位老年妇女,80岁了,因为老年性阴道炎,阴道壁有脱垂现象就诊,考虑是老年病变所致,暂时不建议她手术修补脱垂的阴道前壁,只是建议她进行盆底肌肉收缩的锻炼,同时给予少量的雌激素软膏外用涂抹于阴道口。1个月后患者女儿告诉我:“打电话回去,我爸爸说现在我妈妈这些症状都消失了,就连脾气都好了很多!” 骨质疏松的一线治疗方法之一 ——属于一级预防 60岁之前使用雌激素补充治疗,可一级预防过早绝经和继发性闭经患者的骨丢失,降低绝经后期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风险。对于仅以预防骨折为目的的60岁以上妇女,不推荐开始使用激素补充治疗;对于那些己经持续应用激素补充治疗的妇女,需要根据个体考虑其给药方法和剂量,并与其它己确认的疗法相权衡。 激素补充中断治疗后,虽然一定程度上依然保留对骨折发生的预防作用,但是它对骨密度(BMD)的保护作用却不可预测的降低。如果考虑到患者中断激素补充治疗后骨折发生的风险,应该给予额外的骨保护治疗。 可以说激素补充治疗比所有的其他的预防骨质疏松的药,价格便宜、安全性高、疗效好。60岁以后以预防骨折为唯一目的的更年期妇女是否使用激素补充治疗,应慎重权衡利弊。因为我们知道到60岁的时候女性的骨头已经丢失了大部分,再去补是很难补回来的,而且这时候已经超过了激素补充治疗的安全适用范围。那么只有用什么双磷酸盐啊、什么锶盐啊,这些药都是很贵的,而且这些药的副作用比用雌激素要大得多。 我们大部分病人在治疗前有关节酸痛,治疗6个月后关节酸痛消失了,活动也很灵活了;治疗1年检查骨密度不但没有降低,相反略略上升,这是仅仅服用钙片无法达到的效果。 临床案例: 有一位教授,72岁,到现在还在用激素补充治疗。她每年都和驴友自驾去全国各地的旅游胜地爬山游玩,没有人相信她的年纪。她50岁开始用激素,用过很多种类的雌激素。我说你算胆子大的,难道你当时用药不怕生癌吗?事实上她现在血脂很好,骨头也没有丢失,精神状态都很好。为什么那时她敢用?因为她实在是更年期的症状太重了,不用激素太难受啊! 她到我这里第一次来看的时候,是问了我们省内很有名的一个教授:“我72岁了能不能继续用激素?”我们的教授告诉她:“不能用,你千万给我停掉激素。”又医院的主任医师,他经常在参加学术活动的,就跟她说:“用着好的你就用。” 她到我这里来是带了很多问题来让我解答的,我明确告诉她了:你以前50岁的时候已经用上去的激素有什么好处?为什么现在还能继续用?只要用了好处大于坏处就一直可以用。雌激素补充治疗对骨质疏松是一级预防作用,能使骨折率下降38%。听完我的解答,她满意了。 临床案例: 有一位基层的病人,绝经3年,双手、双膝关节酸痛得活动都困难,但外观无明显异常,子女非常孝顺,陪着到骨科、风湿科都去看了没问题,搜索网络医院用蜂蜇疗法治疗有效,于是每周六包车赶到杭州蜂蜇治疗。结果3个月下来没有效果,前后共花了2万元。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到杭医院的更年期专科就诊,考虑更年期导致的骨质疏松症状,对症激素补充治疗3个月后关节疼痛消失了,活动也自如了,家属的负担少了很多。治疗1年复诊,骨密度比较原来略有增加,患者甚是高兴。 减少结肠癌的发生 对皮肤、椎间盘、结缔组织有好处 雌激素激素补充治疗能减少结肠癌的风险,这是明确的,是A级证据。胆汁酸被认为是结肠上皮癌变的促发因素,外源性雌激素减少了继发的胆汁酸的产生。这个观点在美国健康启动(WHI)的研究中就已经很肯定了,近年来的研究也支持这个观点。 对结缔组织、皮肤、关节和椎间盘都是有好处的,因为我们知道椎间盘是由什么组成的?不是骨头就是韧带,或者是结缔组织。那么当雌激素缺乏后,补充了雌激素,对它们的功能都是有好处的。 肩周炎有一个充分显示其好发年龄的名称----“五十肩”,发病原因除了肩关节的活动减少外,另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局部软组织退行性改变,这种退行性改变随年龄的增长而愈益加重,是一种严重影响中老年人日常生活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多发生于中年以后,50-60岁为发病高峰,每50人之中就有1人患肩周炎,肩周炎的发病率女性略高于男性。有几位处于更年期的驾驶员,因为肩颈和手臂的酸痛难以胜任本职工作,在激素补充治疗后肩颈和手臂的疼痛明显好转,甚至消失。 临床案例: 李某,46岁的女性专职驾驶员,绝经1年。绝经前1年开始出现肩背、四肢酸痛,握方向盘都困难,后越来越重,医院就诊无明确诊断,服用了一些缓解肌肉关节酸痛的药物均无效。近期严重到无法正常上班,下班回家无法安睡的程度。单位领导见她头痛,因为三天两天请假,工作无法正常安排。丈夫每晚给她按摩,懂事的儿子也轮换给她敲背、泡脚。读高中的儿子见妈妈痛苦得哭泣的样子说:“妈妈,我考大学去学中医按摩,以后就天天可以给你按摩了!”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李某在报纸上看到了更年期激素治疗的信息,对比自己的症状,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到余杭三院更年期门诊,经过1个月的治疗症状明显好转,3个月后基本消失。翁医生问高高兴兴前来复诊的李某:“你儿子怎么评价的?还想学按摩吗?”李某说:“我儿子说了:妈妈,是要找对医生进行科学治疗,现在多好呀,以后我也不需要去学按摩了。” 临床案例: 有位结肠癌术后病人,47岁,因术后化疗,已绝经2年就诊。可见白发屡屡、面容憔悴、虽然很乐观,但通过检查发现阴道萎缩、充血,宫颈、子宫均萎缩。她说性生活时感觉很痛,但顾及老公的感受只能勉强自己。在得知周围的小姐妹治疗更年期效果很好,犹豫很久才到余杭三院翁医生处就诊。 医生知道激素补充治疗可以降低直、结肠癌,但对直肠癌术后能否用药、是否增加结肠癌复发率不敢确定,经过资料查阅、分析,直肠癌非性激素依赖性肿瘤,理论上是不影响复发的,但目前国内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还很少,权衡利弊后,患者知情同意要求激素补充治疗。 治疗2个月后患者自述更年期症状明显好转,性生活也不困难了。用病人的话说就是:“医师,我现在好多了,早就该来了,我真的后悔!”对这样的病例,医生也要从中多学习、多观察、多研究。 减少冠心病和中风的发生 心血管疾病以冠心病为主,冠心病又称为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是由于供应心肌血液的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使动脉血管变窄,心肌供血不足造成的;由于冠状动脉病变引起管腔狭窄或闭塞的临床症状,在时间长短、程度轻重上不尽相同,因此可表现为隐性心肌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肌硬化和心源性猝死等多种形式。女性冠心病具有发病较晚、发病率逐年递增、易漏诊,猝死率高、冠脉造影阳性率低,预后差等特点。 1.流行病学 45岁以前女性冠心病患病率低于男性,45岁以后女性患病率逐年增高,至64岁时男女患病率已无明显差别。虽然目前男性冠心病的发病率仍高于女性,但与男性相比,女性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年在中国城市和农村中,女性心血管疾病死亡分别占总死亡的37.8%和35.9%,均高于男性。 2.围绝经期妇女和绝经后妇女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更年期是女性心脏病、高血压和中风的高发期,绝经带来的心血管疾病是老年女性的第一大死因,死于心血管疾病的女性是死于乳腺癌的女性的11倍。据统计,女性初发冠心病的时间较男性平均晚10年,出现心肌梗死或猝死等严重事件的时间较男性晚20年。女性的危险因素与男性最大的区别在于雌激素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绝经后内源性雌激素产生减少,导致血脂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增加,心血管疾病危险增加。 其他危险因素对男女的损害也各有不同:如男性糖尿病患者冠心病风险是普通男性的2~3倍,糖尿病女性患者则为普通女性的7倍;吸烟+糖尿病对女性影响更大;同时合并3种以上危险因素的女性冠心病风险是普通女性的5.9倍,男性则为2.4倍。简而言之,绝经以及绝经后出现的代谢综合征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密切相关,应引起广大女性重视。在引起心血管疾病的诸多高危因素中,雌激素的缺乏可能是其中的一个主要因素。 3.激素补充治疗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 内源性雌激素通过直接调节血管和间接调节心脏危险因素而发挥作用。雌激素促进血管扩张,调节内皮细胞生长和移行,直接改善内皮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功能,与此同时,雌激素有利于维持脂蛋白、胆固醇、纤维蛋白的正常水平,减少低密度脂蛋白在冠脉内皮细胞上的沉淀。绝经后脂代谢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直接相关。年龄增加和绝经是导致脂肪代谢异常的主要因素,而肥胖加重脂肪代谢异常。 经研究发现,在绝经早期使用雌激素,可使血管扩张,降低炎症反应,延缓血管损伤进展。但在绝经晚期(60岁),血管老得差不多了,使用雌激素反而会降低血管的扩张性,增加炎症反应,促进斑块血栓形成,使附壁血栓不稳定,增加了血栓形成风险。所以要强调在60周岁以内或绝经10年内使用才安全。现在国际上有最新的关于WHI的结果的评价:小于60岁的妇女如果用激素补充治疗,冠心病风险减小34%。 减少老年痴呆的发生 老年痴呆,又称“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disease),简称AD,与老龄化有关,是以大脑神经细胞广泛死亡为特点的疾病,其结果是大脑神经细胞逐渐丧失,最终造成记忆力、判断决策力、方位感、注意力和语言能力的损伤。晚期患者智力完全丧失,大小便失禁,生活全靠别人照顾,病程维持5~10年左右死亡。 老年痴呆最显著的症状就是认知能力的改变。认知能力包括感知觉、思维、注意力、记忆力、智能、自知力等。认知能力和年龄有明显的关系。正常认知功能老化是自然现象,主要表现为记忆力下降,近事记忆力最差,但其它认知功能下降不明显。这也是我们说的爱回忆以前的事情就是老年人的标志吧。有的女性对我说:想到楼上去拿东西,可是上了楼梯却不知道自己要拿什么;或者是说出门了,就是想不起钥匙放在哪里,以前不是这样的呀! 研究发现,雌激素受体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对大脑的神经保护是通过雌激素受体介导的。当给予激素补充后,可直接促进脑内神经细胞轴突、树突生长;增加局部区域的脑血流量;增加中枢神经中与认知功能关系最为密切的神经递质—乙酰胆碱转移酶的活性。 绝经后的妇女一旦年龄65岁,雌、孕激素治疗就不能改善认知功能,尤其那些在治疗开始就已经有低的认知功能的女性。我遇到过一些病人,她们经过激素补充治疗后,告诉我她们的自我感觉有所改观,但是记性还是很差!因为神经细胞是不可再生的。所以,现代医学认为,对这一目前无特效药的老年疾病,更应该强调绝经早期及早进行激素补充治疗。 鍝鐧界櫆椋庡尰闄究瀹?鐧界櫆椋庡尰闄㈢數璇?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okkma.com/mbyfl/749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