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讯法讯

1.第三期助印经书《太上感应篇》

积累福报功德巨大

2.年度道系招聘道教祖庭天师府全网招募职业修仙者

3.龙虎山道教清规榜

...

2月8日,在上海的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提出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传播途径或存在气溶胶传播。

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联合印发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中发现,气溶胶是否为新冠病毒的传播途径有待进一步明确。因此气溶胶是否成为传播途径仍然需要有待权威机构进一步解读。

时下正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面临春运复工返程高峰,因此如果不能有效阻断传播,后果会很严重。

对于直接传播和接触传播大家都容易理解,气溶胶传播是什么?是否无法预防?

01何为气溶胶传播?

举个简单的例子,把烟灰掸进蜂蜜里面,把芝麻丢到面糊里面,烟灰和芝麻很难沉降到容器底部,对不对?

气溶胶就类似于上述烟灰与芝麻,而面糊和蜂蜜就是空气。

气溶胶的真面目是悬浮在空气中的液体或者固体颗粒,其尺寸是微米级。

越小的颗粒,在空气中的沉降速度越慢。除此之外,飞沫形成的气溶胶还可以随着空气流动而流动,其移动能力很强,能达到数十米,乃至数百米,远远超过飞沫的传播距离。

在日常活动中,污染气团可能会随着空气运动进入别的区域,当健康者经过污染气团时就暴露于感染性空气,从而吸入可能的病毒。

简单来说,就是即使病毒携带者已经走了,但你如果呼吸了他之前产生的污染空气,依然可能会被感染。

02病毒是不是无处不在,无法预防?

大家可以松口气,病毒在空气中存活时间有限,一般在半小时左右,最长不超过1个小时。

也就是说,虽然气溶胶能漂浮很久,但病毒在空气中的存活能力是有时间上限的,所以气溶胶传播的威力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03还能不能开窗透气?

既然病毒能通过空气流动传播,那到底还能不能开窗透气?

医院感染科专家组组长许绿叶说,开窗透气是必要的,要保证空气流通,室内换气,气溶胶随之吹走,空气不流通,别说新冠肺炎,其他呼吸道疾病也容易上门。

如果楼上楼下没有确诊的案例,是不用担心的,大家照常通风即可。

04电梯里会不会有气溶胶?

电梯被认为是高风险地带,会不会前面一个人留下了带病毒的气溶胶,正好被后面一个人吸入?

许绿叶认为,理论上有这种可能性,所以之前推荐的防范举措都是有效的,减少出门,不聚会,必要外出时戴紧口罩。

建议身体不接触电梯空间,按电梯键时,可以用纸巾隔一层再按,回家后立即洗手。

05踩上了气溶胶怎么办?

气溶胶会沉降,如果踩上了气溶胶怎么办。专家认为,不用过于担心,绝大多数人的习惯,室外和室内穿的鞋子都是分开的,出门穿的鞋子可以放在门口,不放到室内来。

如果实在担心,可以参照为鞋子消毒的方法,在鞋底喷洒消毒水。

06冲洗马桶会产生气溶胶吗?

新冠肺炎患者的粪便内检测出了新冠病毒。专家提醒,粪便中会有病毒,冲洗马桶的水流也会产生气溶胶,建议把马桶盖盖好,可以防止气溶胶传播。冲完马桶,还可以用消毒液擦拭马桶盖。

关于下水道和马桶是否造成楼上楼下传播病毒,专家们认为风险不大。李晓宁主任建议下水道的消毒可以在每天晚上没有人使用的时候,用84消毒片或84消毒液放进下水道或马桶里,注意如果它是金属的就有腐蚀性,如果是PVC的管道就没有问题。

07与其恐慌,不如做好居家防疫

就目前“返程高峰”将至的防控压力,为了更好地阻断已知和潜在的传播途径,一定要注意防范聚集性疫情的发生,要提高家庭聚集性疫情防控意识,居家防疫要做到“七个要”:

一要取消一切社会活动聚集,要劝阻重点疫区的亲朋好友推迟出访计划;

二要常开窗,多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

三要做好日常家庭消毒:对门把手、桌椅、马桶坐垫等重点部位用75%乙醇或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

四要讲个人卫生:饭前便后用流动的水、肥皂或者洗手液来洗手,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肘弯曲遮掩口鼻;

五要避免空气和接触传播:家庭成员要避免接触可疑症状者身体分泌物,不要共用个人生活用品;就餐时,公筷分餐,快进食,少说话,相互交流不宜近,避免握手和拥抱,拱手微笑讲礼仪;

六要严格做好居家隔离:外地人员要配合相关部门调查,准确报告实情、主动接受隔离;需要居家隔离、观察的,应尽量与家人分住所居住,条件有限的,要分房间居住,单间隔离,同屋居住的全部家庭成员都要戴好口罩;

七要密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okkma.com/mbyjg/1270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