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的由来 太极,中国古代哲学用以说明世界本原的范畴,“太极”一词,出于《庄子》:“大道,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太,即大;极,指尽头,极点。物极则变,变则化,所以变化之源是太极。后见于《易传》:“易有太极,四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太极包涵着清醒睿智的哲思,其终极目的是希望人类活动顺应大道至德和自然规律,不为外物所拘,“无为而无不为”,最终达到一种无所不容的宁静和谐的精神领域。 关于太极的含义 1.太极的含义 指宇宙最初浑然一体的元气。唐颖达《周易正义》:“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气形质混然一体而未分离的状态,称之为浑沌。浑沌之物即是古人所说的元气。以元气未分状态为太极。 2.阴阳鱼太极图 产生于多年前的太极图是中国古代的第一发明,早于四大发明多年,它是中国文化的始祖,中华民族的象征。绝对不仅仅是很多人片面错误认为太极、八卦只是算命的徽记和符号。 太极图被称为“中华第一图”。从孔庙大成殿梁柱,到老子楼观台、三茅宫、白云观的标记物;从道士的道袍,到算命先生的卦摊;从中医、气功、太极拳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书刊封面、会徽会标,到南韩国旗图案等等,太极图无不在人们的眼前浮现。这种广为人知的太极图,其形状如阴阳两鱼互纠在一起,因而被习称为“阴阳鱼太极图”。现代人习惯,将单纯的阴阳鱼图称之为“太极图”,将附带八卦符号的阴阳鱼图称之为“太极八卦图”。 太极针遵循《周易》或《易经》体系,即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变化无穷,可决生死。 两仪即阴阳,取任督二脉为准绳与冲脉贯行,督调百疾,督脉统管人体一身之阳气,与脑、脊髓及三十一对脊神经以及内脏(五脏六腑)息息相关。任脉为阴脉之海,统领一身之阴,与相应内脏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冲脉能调节十二气血,故称为十二经脉之海,总领诸经气血的要冲,又有调节气机升降功能。太极针法最大奥妙在于合理运用了任督二脉及冲脉的功能体系,结合“九阳针”法之变通,“粗守形上守神”“粗守关,上守机”,真正做到了“大道至简”,用针“效如浮鼓”。太极针运用得当,可治许多怪病、重病等疑难杂症。 太极九针的历史来源 早在多年前,《灵枢、九针十二原》九针之名,各不同形。一曰镵针,长一寸六分;二曰员针,长一寸六分;三曰螫针,长三寸半;四曰锋针,长一寸六分;五曰铍针,长四寸,广二分半;六曰员利针,长一寸六分;七曰毫针,长三寸六分;八曰长针,长七寸;九曰大针,长四寸。镵针者,头大末锐,去泻阳气;员针者,针如卵形,揩摩分间?,不得伤肌肉者,以泻分气;螫针?者,锋如黍粟之锐,主按脉勿陷,以致其气;锋针者,刃三隅以发痼疾,铍针者,末如剑锋,以取大脓;员利针者,大如厘,且员且锐,中身微大,以取暴气;毫针者,尖如蚊虻喙,静以徐往,微以久留之而养,以取痛痹;长针者,锋利身薄,可以取远痹;大针者,尖如梃,其锋微员,以泻机关之水?也。九针毕矣。 太极九针的特点 太极九针,道法自然、阴阳平衡、五行相应、九九归一。太极九针疗法综合运用纯天然中草药,补益肝肾、强筋健骨、活血化瘀、温通经络,有药有针、有水有火、有金有木,滋水涵木,培土生金,五行相配,九九归一,生生不息。 脉和堂太极九针所用针具,使用类似于《内经.九针十二原》中的长针,选用长60-mm的长针,针刺后施以直接用药艾灸导热疗法,其具有疗效高、周期短、复发率低等特点,深受广大患者的好评,故名“太极九针”。 太极九针疗法的具体运用 1.强筋健骨、祛风通络系列内服中药 止痛Ⅰ号方-多种慢性增生性疾病,包括膝关节骨质增生、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等。 止痛Ⅱ号方-滑膜炎、筋膜炎、腱鞘炎、多种软组织慢性劳损,包括膝关节滑膜炎、肌筋膜炎、四肢腱鞘炎以及身体各部位软组织损伤。 止痛Ⅲ号方-各种急性损伤性疾病,包括急性腰扭伤、落枕、急性滑膜炎、半月板损伤、外伤性软组织损伤等。 2.活血祛瘀、祛风通络外用贴膏-选用多种名贵珍稀中草药精制而成,适用于多种慢性劳损性疼痛疾病的治疗,具有方便简洁、无痛苦、止痛效果好等特点。 3.太极导热针刺疗法:运用太极九针刺入病变局部,同时施以艾灸直接导热,使疼痛立即缓解,安全无痛苦。 4.太极通络液导入:运用太极带线木针降将太极通络液逐渐导入病变局部,化淤血、通经络、促进病灶很快愈合。 5.太极点穴手法:根据传统中医经络腧穴经筋皮部理论,在病变局部及其他远端穴位,运用太极点穴功法及手法,调节经络脏腑气血,达到平衡阴阳的目的。 太极针疗法的适应症 1.顽固性头痛、偏头痛(立效); 2.神经性耳鸣、耳聋; 3.眼干、眼涩、视力疲劳、视力不清、干眼症(立效); 4.头皮紧、头皮麻、头重、头不清醒(立效); 5.面肌痉挛、面瘫、面部异样感; 6.三叉神经痛、后枕痛(立效); 7.抑郁症、焦虑症; 8.失眠、多梦、嗜睡(立效); 9.中风后遗症(脑梗、脑血栓、脑出血、脑溢血) 10.多动症、抽动症 11.近视、老花眼 12.癫痫(羊癫疯) 13.冠心病、心慌、气短、胸闷、胸紧背胀痛等; 14.类冠心病(立效) 15.颈椎病(立效) 16.肩周炎(立效)及手紧、手握困难 17.手臂疼痛、麻木(立效) 18.滑膜炎 19.腕管综合征(立效) 20.肌腱炎,腱鞘炎 21.腰椎间盘突出、膨出症(立效) 22.腰肌劳损(腰三横突综合征)(立效) 23.椎管狭窄、侧隐管狭窄 24.坐骨神经痛(根性、干性) 25.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 26.膝关节疼痛、僵直、活动受限 27、内外侧副韧带损伤 28、足跟痛、跟痛症、足底筋膜炎 29.股骨头坏死 30、强直性脊柱炎 31、哮喘及呼吸系统疾病 32.咽炎(梅核气) 33.不明原因的胃痛、胆囊痛及腹部钝痛/刺痛等异样感 34.帕金森综合症 35.乳腺增生、乳房胀痛 36.痛经、月经不调 37.尿频、尿急、尿不尽等尿道系统疾病 38.高血压(颈源性) 39、高血脂所致的四肢麻木(立效) 太极针疗法的禁忌症 既往有严重皮肤病、皮肤创伤、严重过敏体质、糖尿病皮肤溃疡、高血压不稳定期、冠心病急性发作期、急性发热、呕吐、腹泻患者暂不宜治疗。 儿童、孕妇、月经期女性严禁治疗。 太极针对近四十多种常见病、疑难病有出奇的疗效,可立竿见影,标本兼治,姚教授在运用太极针手法操作时如蜻蜓点水,如龙行空,治疗与享受并存,再结合穴位靶向术、X系平衡针、八卦五行针,确实是理、法、方、药皆完整体系。遵循古道,创新中医,是姚教授传承中医、发扬中医的使命召唤!让黎民大众健康受益于中医,是其一生所求!!! 脉和堂姚教授 近20多年始终致力于中医临床、研究和教学工作; 姚教授擅长太极针、中医刺血、运用自创穴位靶向体系疗法、X平衡体系疗法,治疗颈肩腰腿各种疼痛病,脊源性相关疾病,面瘫、顽固性头痛头晕、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中风偏瘫、脑梗、顽固性失眠多梦及心脑血管相关疾病等各种疑难杂症,临床经验丰富,系统治疗效果优于单一方法。 姚教授经过多年钻研与实践,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开拓创新,准确把握中医针灸精髓,探索内涵,堪称针到病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