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亲: 北京市气象台6日9时发布:今天白天晴间多云,北风五级左右(阵风八九级),最高气温零下10℃;夜间晴,北风三四间五级,最低气温零下17℃。 冷空气如约而至,截至今早6时47分,南郊观象台气温为-9.4℃,北风呼啸,风寒效应显著,体感特别寒冷,市民外出务必做好防风防寒防冻。大风黄色及持续低温黄色预警中,请注意防范。 蒲黄榆路口,寒潮中市民纷纷加衣御寒。邓伟摄 根据7时的实况显示,通州风速达到19.5米/秒,石景山风速19.1米/秒,对照风力等级表,这样的风速已经达到了8级风。8级风什么概念?微枝可以折毁,迎风步行会感觉阻力很大。 由此来看,今天北京的大风加上-10多度的气温,真的是天寒地冻。不过,这次只有来自西伯利亚的强冷空气,却没有暖湿气流的输送,所以下雪看来是无望了。 北京连发大风、持续低温黄色预警北京市气象局启动重大气象灾害(低温)Ⅳ级应急响应市气象台年1月5日16时30分发布大风黄色预警信号:预计今日01时至22时,本市大部分地区将有5级左右偏北风,阵风8、9级,请注意防范。 市气象台年1月5日16时35分发布持续低温黄色预警信号:受强冷空气影响,1月5日至7日,本市将出现持续低温天气,平原地区日最低气温低于零下12℃,请注意防范。 本次强冷空气影响此次大风降温过程具有以下特点 降温幅度较大 风寒效应明显 低温持续时间长 6日大风降温风寒效应显著 ↓ 北风4、5级,阵风7级左右 白天最高气温迅速降至-10℃ 夜间最低气温降至-17℃ ↓ 7日依旧风寒效应显著 北风3、4级 气温-6℃~-14℃ ↓ 8日气温仍偏低 ↓ 9日气温略有回升 北京或挑战21世纪最低温记录北京气象台预报显示,6日夜间北京最低气温将在-17℃左右,据统计,年以来北京最低气温为-17℃,如果此次寒潮过程北京气温低于-17℃,将成为21世纪以来气温最低纪录。应对极寒天气 三大科室大夫发布健康提示 “北京或刷新21世纪以来最低气温纪录”,昨晚,这条信息在朋友圈里刷屏了。极寒天气下如何御寒强身,来看三位专家的贴心提示。 图片:视觉中国 预防心梗脑梗:脸部保暖很重要 气温骤然下降会导致血管收缩,让一些患者血管壁上的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发生在脑血管,就会导致脑梗死,发生在心脏,则可能导致心梗或冠心病患者急性发作。医院心脏及大血管病中心学科带头人金泽宁提醒,这些情况都是非常危急的,不少心脏病患者在严寒天气,一出门就会感觉有心绞痛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温差是一个很重要的风险因素,温差越大,导致血管痉挛的风险越大。金泽宁认为,办公室、家中的温度不要太高,同时在室内也不要穿得过于厚重。在必须要出门时,到户外之前最好在门厅、楼道或者地下车库等过渡一下,防止室内与环境温差过大对人体产生较大刺激。 此外,对抗寒冷,大家都会自觉穿上厚厚的羽绒服、保暖的靴子,但往往会忽视“脸”这个重要的部位。其实,由于血管非常密集,头部和面部对于寒冷的反应非常敏锐,身上暖了头面部暴露在寒风中,同样会引起血管的收缩。 所以,一顶柔软保暖的帽子,坚持规范佩戴口罩,不仅响应了疫情防控号召,还能有效地帮助头部、面部抵御寒潮。 预防感冒:多穿衣,勤洗手 感冒常常伴随寒冷而来。对于免疫功能下降、抵抗力较弱的老年人来说,普通感冒也可能转变为严重的肺部感染,危及生命健康。 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专家介绍,感冒的唯一传播途径是接触感冒病毒。虽然冷空气和感冒没有直接关系,但气温骤降的状态下呼吸道的抵抗力下降,让病毒有机会“趁虚而入”。 专家提醒,寒潮来袭,老年人要降低出门频率,减少户外活动量,注意保暖。另外,预防感冒最好的办法就是勤洗手,在咳嗽或打喷嚏时应用纸巾遮挡。多喝水,充足的水分也能防止其他病原入侵。 预防膝关节疼痛:避免长时间暴露 关节炎是中老年人关节疼痛常见的原因,空气湿度和气温变化与关节疼痛有关,突然降温容易诱发关节疼痛。医院疼痛科专家介绍,寒冷会影响膝关节血液循环,降低人体损伤修复能力,同时会刺激关节周围无菌性炎症反应,释放大量刺激性炎症因子,放大膝关节疼痛感。 专家提醒,气温骤降,要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环境中,可适当增加膝关节周围衣物,但应注意切不可局部包裹过紧,否则可能会过度压迫膝关节,影响血液循环。 另外,多数老年人存在末梢循环不良的情况,特别容易在寒冷时诱发冻疮,所以注意局部保暖很重要。 10年不遇!东三环即将拔起新地标豪宅!度俯瞰国贸,私享空中花园! 关于甲醛治理那点事儿,这篇文章基本说到位了!() ■说明:本文由家住东西城编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 ■部分信息整理自:北京晚报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仅供参考,侵删 ■商务合作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