棣欐腐娌荤枟鐧界櫆椋庢渶濂界殑鍖婚櫌 http://m.39.net/pf/a_4325725.html

年12月17日,在牙买加金斯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太极拳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太极拳在中国和世界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这样的结果应该是实至名归。

可是,近些年来,太极拳在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其中最严重的是复杂化、玄虚化。前段时间,我看到了禅修太极拳、仙修太极拳,之前还看到过易经太极拳、一点混元力也没有的混元太极拳等。

此风不可长,太极拳本来是朴素的,在当代,让原本朴素的太极拳科学化才是正途,而不是玄虚化、复杂化。

我以问答的形式,把太极拳的基本知识梳理一下。

1、太极和太极拳是一回事吗?

不是。太极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体现阴阳变化规律,即现代哲学的对立统一,阴阳就是矛盾的两个方面。

2、太极拳是什么?

太极拳是太极思想指导下的武术拳种,在拳中辩证体现松紧、开合、快慢、刚柔、进退、攻防等关系。

3、太极拳的理论基石是什么?

哲学基础是《易经》、老子的《道德经》;拳法理论基石公认的是王宗岳的《太极拳论》,张三丰太极拳谱有争议。

4、中国武术三大内家拳是什么?

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这三大内家拳,既各有独自特点,又彼此相互融合。把中国传统文化深深融合其中,是其特别价值。

5、太极拳是谁创立的?

这个问题有争议。主要集中在两个人,一个是武当山的张三丰,一个是河南温县陈家沟的陈王廷。民国以来,主流意见是张三丰创立了太极拳。

6、太极拳是实战武术吗?

太极拳是很厉害的实战武术,史上出过不少高手,如杨露禅、孙禄堂、陈发科等。

7、太极拳有哪些流派?

一般的说法五大流派,即陈式、杨式、吴式、武式、孙式,实际上还有很多其它流派,近些年不少人胡编乱造了一些新的流派。

8、如何看待各派太极拳的成就?

从武术的角度,这几大流派,目前在具体技术和训练模式上都存在重大缺陷。我过去认为陈式太极拳成就最低,现在看法相反,陈式太极拳的缠丝技术,是太极拳的精华,陈式太极拳至少还讲究发力,用意不用力的太极拳打不了人,发力是所有武术最核心技术。

与其它流派相比,陈式太极拳相对没有玄虚化。当然,目前流传的陈式太极拳,技术缺陷也非常明显,例如大步、低架子,在实战中不但不实用,还要吃亏。

9、如何看待太极拳理论

史上流传下来的太极拳拳法拳理,优秀之处不少,错误也比比皆是。最为突出的是“用意不用力”、“立身中正”,立身中正看似合理,实际上不能利用体重,仅此一条,已经决定了不能发出重拳。对太极拳理论进行科学化转化和升华非常必要。

10、如何判断太极拳打的好坏?

太极拳打的好看,不等于打的好。打的好要具备下面几个条件:

1)五弓齐备,混元力始终不失,身上要具备浑厚的功力,每个动作都是一个活动的桩架。

2)动作含着高质量的合力:下肢蹬地、胯的旋转、身上肌肉的舒张或收缩、胸腹腔压力变化、身体过重、上肢过重。

太极拳打的好的人,如果在行拳时,有人去触碰,无论碰何处,都会感觉到很大的力量。

11、从发力的角度,现在流行的太极拳问题何在?

问题很严重:下肢不会蹬地、身上的肌肉都没动、不会过重。发力质量极低,基本不能实战。

12、什么叫五弓?

五弓指的是身弓加上肢、下肢各两张弓,五弓齐备是练拳基本要求。现在练拳的人,能把身弓拉起来的人不多,前几天看了南怀瑾先生年轻时练太极拳的视频,身弓也没拉起来。

13、身弓如何拉起来?

骶尾骨必须前收,把腰椎生理弯曲拉直,竖脊肌、斜方肌、背阔肌、胸锁乳突肌处于舒张状态,背部开、胸部合,胸背部状如扣瓦,颈前诸肌群、腹直肌等处于收缩状态。身弓拉起,极其重要,就像盖房子得先把立柱立起。

练拳,首先要把身弓拉起来。

14、太极十三式是什么

是八门加五步。八门是掤、捋、挤、按、採、挒、肘、靠八种基本劲法。五步:进、退、顾、盼、定。

顾盼有两种含义,一是一打多时,要看住左右两侧的敌人,二是一打一时要封住敌人的左右。洪均生先生把顾盼解释为重点观察和全面观察,也有道理。

15、太极拳修炼包括哪些内容

太极拳理论学习、站桩、单式子练习、推手、发力练习、散手打斗训练、静坐练习。

16、太极拳推手是什么?

太极拳推手是我们先人了不起的发明,在无护具时代,发明出的最好的攻防演练技术。需要两个人一起练,先练打轮,单推手或双推手,纯熟后要破轮,进行自由的攻防对抗。与散手相比,推手不容易受伤。是以武会友的最好途径,也是把精气神调动起来的好方法。

17、推手一定要学套路很多年后才能练习吗?

过去是这样的,需要练很多年套路,老师才教推手。我认为这需要改革,要早对抗,早推手,尤其是青少年学习太极拳,甚至不学套路也可以开始推手。人人都可以练习推手。

18、套路练习有什么用,套路越长越好吗?

太极拳套路,对提高实战能力的作用极其有限。套路的主要作用是训练基本功,培养专注力。把时间花在过长的套路上,没有意义。

卢氏结构创始人卢正文先生,批评了多式的套路,我见过最长的套路分乾坤两部分,各多式。教的人,我除了用糊弄人形容,找不到别的词了;学的人,除了用傻形容,也找不到别的词了。

学了24式,再学48式,再学83式,再学太极剑,这是最错误的学习路径,学到最后,啥也不是。比只取一式千锤百炼的,不知道要逊色多少。

19、练太极拳如何避免膝关节损伤?

这个问题,我思考了一年多。总结如下:1)不要练太低的架子,减轻膝关节承重。陈式太极拳裆走下弧的练法要淘汰。2)脚底不要踩实,脚跟踮起,转身时受力点在脚趾,而不在膝关节。3)转身用虚腿转胯完成,不用转动承重腿。4)生活中也要这样做。

20、太极拳修炼的目的是什么?

健身、修身、防身的统一。终生身姿挺拔、身体充实有力,并养成刚毅内敛沉着冷静的精神特质。具备较强的防身实战能力。

姜福亭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okkma.com/mbyyy/1278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