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 1. 麻黄的作用主要是解表散寒、宣肺平喘、利尿消肿,而对其止痛的显著疗效,我也是经过多年的学习和临证才认识到的。尤其是在治疗风湿痹痛中,为我必用之药。 我开始将麻黄主要用于宣肺平喘、发汗利尿,而且用的得心应手,对于麻黄其他方面的作用知之甚少。 记得20世纪80年代的一日,曾读到一篇文章谈到麻黄治疗坐骨神经疼痛效佳,引起了我的注意。具体是哪本书已记不清了,仅有笔记记载如下: “坐骨神经痛多为坐卧湿地,感受寒湿所致,沿足太阳经脉发病。因此和太阳经气的不通有密切关系。麻黄能疏通太阳经气。张锡纯谓麻黄‘于全身脏腑经络,莫不透达,而又以逐发太阳风寒为主治之大纲’。但一般用量作用甚微,不足以除此沉疴,常须用至15~30g”。 病人甄某,女,35岁。右下肢后侧窜痛连及腰背,难以行走,兼头身困重,舌淡红,苔白腻,脉沉缓。前医以化瘀止痛、温阳通络方10余剂无效,且增纳呆腹胀。综合脉症,考虑为寒湿痹阻,经络不通。方予麻黄20g,附子15g,薏苡仁50g,白芍50g,木通15g,党参30g,甘草10g,水煎1小时,分服。2剂后病减大半。复进3剂,病告痊愈。后以麻黄15~30g,附子15~30g,白芍30~60g,薏苡仁30~60g,土鳖虫10g,甘草10g为基础。年高体弱者,加党参;腰膝沉重者,加防己、木通;咳则痛剧者,加桑白皮、杏仁。水煎1小时。治愈本病患者不下数十人。但患者见舌红无苔、脉细数等阴虚之象,则宜慎用。”(年3月26日记) 2. 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我的脑海里就留下麻黄能治痛的印象。因该文有论有案,所以深刻。在以后的临床中就有意去找机会验证,结果一验就灵。 记得曾治一例六十多岁的男性患者,腰椎增生引起腰腿痛,走路蹒跚,一步一趋,甚是痛苦。吃了很多祛风湿止痛和消炎痛一类的药无效,又做了推拿按摩也无济于事,最后又打封闭针,略能好几天,还是疼痛。 于是经人介绍来我处,要求中医汤药治疗。我一看是这病,凭着过去的经验,开出了常用的独活寄生汤5剂,满以为药到病除,患者高兴称谢。谁知1周后患者复诊时仍然是一脸痛苦不堪的样子,不用问就知疗效不佳。 果然,患者说5剂药服完,稍有好转,但不明显;患者是个知识分子,说得比较委婉。但让我看来,就是无效,只不过患者给我一个面子罢了。 我思之良久,想应该怎么继续治疗,该用什么方药。突然就想到麻黄和以前读的书中医案,这不就是一个机会嘛,用麻黄试试看。 刻诊:患者体虚白胖,舌淡苔略腻,脉弦滑无力,有高血压,饮食、二便基本正常。对于高血压一症使我在用麻黄时思之再三。能不能用麻黄?血压升高怎么办? 但又一想,我是中医,不能囿于西医药理去治病。 况且独活寄生汤中的杜仲有降压作用,应无碍。遂将麻黄15g加入独活寄生汤中,3剂,水煎服。还是心有余悸,不敢开5剂。 结果,3日后患者笑颜逐开地来到诊所,告诉我这3剂药真管用,服完以后疼痛大有减轻,要求继续开药治疗。 我听后既高兴又感叹。高兴的是见效了,对得起患者了;感叹的是麻黄的作用太神奇了,居然止痛效果这么好、这么快。 兴奋之即还有一丝担忧,血压怎么样?高了没有?急忙又测了血压,在正常范围。 并且患者还告诉我,这几日降压药也没吃。听后,一颗悬着的心才算放下来了。后来又服20余剂麻黄加独活寄生汤,骨质增生引起的腰腿疼痛基本治愈。 从此,我就开始使用麻黄治各种风湿疼痛。十几年下来,用麻黄加入各种方中治疗疼痛,得心应手,屡用屡效。 如肩周炎用阳和汤加重剂麻黄,坐骨神经痛用独活寄生汤加麻黄,类风湿关节炎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麻黄,葛根汤治颈椎痛等。疗效非凡。诸位同道不妨一试。 3. 用麻黄止痛,我原以为是自己的独得之秘,其实不然,医圣张仲景,早已用过了,只不过我们没有注意罢了,亦或是太注重麻黄的解表发汗作用,而忽视了麻黄的止痛作用。 《伤寒论》:“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痛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麻黄汤主之。” 《金匮要略》:“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 《金匮要略:“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金匮要略》:“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金匮要略》:“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 上述常用止痛方中均以麻黄为要药,可见麻黄治痛不是杜撰。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okkma.com/mbyzl/1397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