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伙都知道走路有益于身心健康,所以不管年少的,还是年长的,都参与了走路大军。要知道走路方法很重要的,不然你将会走出很多问题来,什么跟腱炎,静脉曲张,踝关节损伤,膝关节磨损,等等,到时你就纠结:这到底是走好呢还是走好呢?还是不走好呢还是不走好呢...... 走路是“世界上最好的运动” 每当你走出一步,可推动身体50%的血流动起来,加强血液循环,从中医上来讲就是可以起到:活血化瘀,行气通络的作用。 对于60岁以上老年人,一周有3天、每次45分钟以上的健步走运动,有助于维持较好的认知功能,灵活的思维,避免老年痴呆。 不同的体质,不同的走法 1.甩开胳膊,大步流星走 体弱者要达到锻炼的目的,每小时走5公里以上最好,走的太慢达不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只有步子大,胳膊甩开,全身活动,才能调节全身各器官的功能,促进新陈代谢。而且时间最好在清晨和饭后一小时后进行,每日2~3次,每次半小时以上。 2.长距离健步走 每日2次,每次1小时,步行速度要快些。这样可以使脂肪燃烧,从而减轻体重。 3.前脚掌着地挺胸抬头 高血压、颈椎病患者走路,步速以中速为宜,行走时上身要挺直,否则会压迫胸腔,影响心脏功能。走路时要充分利用足弓的缓冲作用,要前脚掌先着地,不要后脚跟先落地,否则会使大脑处于不停的振动,容易引起头晕。 4.缓步慢行 心脏病患者走路速度不宜过快,以免诱发心绞痛。应在餐后1小时后再缓慢行走,每日2~3次,每次半小时,长期坚持可促进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有助于改善心肌代谢,并减轻血管硬化。 5.摆臂甩腿挺起胸 糖尿病患者行走时步伐尽量加大,挺胸摆臂。用力甩腿,最好在餐后1小时进行,以减轻餐后血糖升高。每次行走半小时或1小时为宜。 6.健步走 跑步承受不住,不如选择健步走,既能强身健体,又可减轻对关节的损伤。长期坚持下去,其效果会优于跑步。 你走对了嘛? ①速度有讲究: 60~70步/分钟的慢速和80~90步/分钟的中速,适用于保健;~步/分钟的,减重健体更有效。 ②频率有讲究: 每周至少3次,每次至少30分钟。 ③指标有讲究: 心率~次/分钟,步长70~80厘米为宜,距离以步为上限。 喜欢散步的各位朋友们,大家都健康地走起来吧! 大家日常有什么问题和心得,或者想了解哪方面的内容,欢迎加入健康群互相交流,长按图片识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