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力孜然酊 http://baidianfeng.39.net/a_wh/140115/4327456.html 初学者应选择对抗性不强的项目 运动初级者可选择慢跑、游泳等安全、对抗性不强的项目。 慢跑竞技性、对抗性不强,可以自己调整运动量,而且对心肺功能有益,全身的肌肉也能得到锻炼,不易受伤。 游泳由于水的浮力,人的关节承受的压力比较小,也不易受伤。如果想进行一些对抗性的、有趣味的运动,关键是要运动强度一定要循序渐进,同时侧重于素质练习。 正确选择运动强度和时间可避免运动损伤 在运动健身的时候,我们常常有这样的担心,运动量小了达不到健身的目的,运动强度超负荷了又容易损伤,那么,科学的运动量有没有标准呢? 其实运动量因人而异,一般情况下,一周运动4-5次,每次心率达到以上,可以基本达到健身目的。如果运动以后浑身大汗,虚脱了,第二天恢复不了,就说明运动量大了。运动后,局部肌肉酸疼,大概2-3小时之后逐渐缓解,这个量是合适的量。 运动前的热身也能有效的预防运动损伤,因为热身运动能把身上的关节活动开,让肌肉、肌腱、韧带,处在一种比较松驰的水平,这样的身体状态可以更好的去接受运动。 日常运动损伤该如何处理? 跟腱断裂——在运动损伤中最常见,很多人跟腱断了之后觉得还能动,其实是跟腱周边肌肉代偿脚部运动,这个症状如果局部的肿疼不是很快消失,医院就诊。急性损伤越早治疗越好,到了后期可能会变成慢性损伤,不易痊愈。 崴脚——也是经常发生的运动损伤。韧带如果发生部分断裂、完全断裂、局部撕裂,急性期打石膏或者制动就可以愈合,如果放任不治,就可能演变成反复损伤。 若是出现急性运动损伤,应急处理要遵守“RICE”原则: “R”就是停下来; “I”是冰敷(冰和水混合在一起,大概零度左右),一方面止血,让局部不要肿起来,一方面也止疼; “C”就是压迫,减少局部出血肿胀; “E”就是抬高,让血回流到心脏,局部不要有太多的液体积聚引起肿胀,因为肿胀会让康复变得很复杂。 核心是加压和冰敷。一方面可减少局部疼痛,一方面是降温,然后缠上冰块、冰袋。这也是我们平时运动中一旦碰到急性损伤需要注意的。 那么膝关节不好的小伙伴 可以做哪些运动? 又应该避免哪些运动呢? 看这里?? 适合做 有氧运动(如步行、骑自行车、划船)、游泳、太极等。 不适合做 跑步、跳绳、靠墙静蹲等。 除此之外 还有一些很容易忽视的预警信号 一起来看看?? 1 气喘 运动过后气喘吁吁是正常现象,在休息一段时间后即可平复。但如果做一些轻微活动就有气喘现象,且休息许久都不能恢复,就应该停止运动,检查呼吸系统是否出现了问题。 2 口渴 运动后口渴是正常现象,但如果补水后仍不能缓解,且小便过多,建议检查胰腺功能。 3 疲惫 运动后感到疲惫是正常现象,休息15分钟后会有所好转。如果未有好转,且运动量减少后仍旧感到长时间的疲惫,建议检查肝脏和循环系统。 4 厌食 激烈运动后暂时不想进食是正常现象,休息过后食欲会有所好转。但如果长时间不想吃饭,建议检查消化功能。 5 头痛 在一切体育运动中或运动后,都不应产生头痛感,如果产生头痛应立即停止活动,建议检查神经、心脑血管系统。 6 头晕 练习某些旋转动作时,可能会出现头晕现象,此时不建议继续运动,建议检查心血管系统和颈椎。 7 前胸大汗 运动中出汗是正常现象,但如果运动过度,前胸大汗,同时伴有气短现象,应立即停止剧烈运动,建议检查心脏。 8 肌肉酸痛 以下三类人群会引起某部位的肌肉酸痛,如果出现关节功能障碍,应立即停止活动,建议检查关节: 刚开始做运动的人 长时间未运动而突然运动的人 改变了运动内容的人 来源:北京朝阳健康教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okkma.com/mbywh/1318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