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的问题,现在非常多见。好多人因为姿势习惯的不良,或者做了错误的锻炼,让膝关节受到了损伤,慢慢演变成疼痛,最终影响到正常行动。

一般的读者会看到类似下图的结果,然后认为膝关节的损伤、疼痛,是磨损的结果。

实际上,这种视角是有问题的。骨头与骨头之间并不直接碰触,而是由各种软组织相互隔绝开来,谈何磨损?

如果从整体的视角看膝关节,你就能发现更多的信息。

首先膝关节是一个中转的结构,提供动作的方向和控制,至于压力主要由大腿和小腿的肌肉来负荷。这是理想的情况,于是膝关节有了很好的生物力学。用专业术语来说,就是力线顺畅,不会形成对膝关节的异常剪切力。

剪切力现象简单来说,就是膝关节的生物力学不好,力线不畅,所以在某个位置产生了麻烦。下面三图都是典型的膝关节剪切力现象。

当你的膝关节长期地处于这种状态下,哪怕不做剧烈的运动,如跑步、深蹲,就是日常走路,慢慢也会产生劳损和疼痛。而剧烈的运动,只不过是膝关节问题的诱因,加速爆发的时间。相反,有些人力线不错,运动量很大,膝关节却依然没太大的问题。

没有纠正膝关节的生物力学,纯粹地靠静养、理疗、做手术或者锻炼大腿肌肉的力量,基本上不解决根本问题,最多暂时缓解。所以修正膝关节的力线,必然是重中之中。

不过这个事情,还没有被大家所认识。绝大多数人,都停留在保持膝盖位置的初级认知上。

很多人深蹲、跑步,膝盖出问题,也有这种刻板认知的原因。

实际上,膝关节的位置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肌肉力量只是其一。其中髋关节和足弓的情况,关联最大。

我从朋友夏医生那找来一个小朋友的案例。

主诉:平时走路不稳,跑不快,容易摔跤,稍久行就易双足膝疲劳酸痛,走不动。

查诊:左侧足弓基本全部塌陷,明显左侧跟骨外翻更甚,整个左小腿外翻,同时可见左膝后腘横纹低于右侧,左侧腰眼亦低于右侧,意味着左侧髂骨向左侧偏移侧倾——整个左侧低于右侧。

分析:双侧足弓不等高,会在双下肢造成结构性不等长,造成结构性长短腿。此案例中即左足弓塌陷侧成为短腿侧,骨盆因此也会向左侧侧倾。

像这种情况,身体结构就不允许他的膝盖处在标准的位置,足弓的一侧塌陷已经造成了膝关节力线的变化。于是,让他在走路时膝盖受到更多的剪切力,更容易疲劳。

膝关节的异常,大部分情况下只是足弓异常的关联结果。有问题的人,不妨看看足弓的情况。

另一种情况,是足弓正常,但是足部的基础发生变化。最常见的原因就是穿不适当的鞋,尤其女性爱穿的高跟鞋。

高跟鞋会立马改变膝关节的力线,并改变脚踝、大腿和小腿的发力模式。长期穿高跟鞋的人,一般会发生几种可能的变化:一、大小腿肌肉变粗;二、脚踝退化容易扭伤;三、骨盆和脊柱的偏歪。

这个变化的过程,非常不明显。一般都要等个几年甚至十几年才会出现问题,到了那时异常的生物力学和错误的动作习惯都已经形成了,纠正起来就比较麻烦了。

膝盖出问题的人,需要做的是运动康复,即在准确的分析评估后,对身体结构和生物力学的异常有总体的把握,然后再设计相应的运动方案。通行的训练动作,可能有用,但多数时候是有害的,因为靠机械的动作不能纠正生物力学,更何况大多数人都缺乏自行练习动作的觉察能力。

最好的方式是,找专业、靠谱的人指导练习。并且,暂停一切会导致疼痛的锻炼,适当减少活动强度和时间。膝关节的问题,一般不会忍忍就过去了,越忍会越来越麻烦。及时处理,康复速度也会比较快。

对于没有膝盖问题的人来说,没有特别爱好的话,我还是建议不做负重锻炼,不跑步,日常就轻松地走走路,不要久坐不动,再每天练练第八套广播体操,身体好了之后就练八段锦。这是效果特别好,也十分安全的普通人健身方式。

咱们锻炼也就图个健康、身体状态好,犯不着去冒重大损伤的风险。时髦的东西,大多有坑。

懂的人,自然会懂,无须多言,各安天命罢!

如果想练体操或咨询体态、健康养生的问题,请先看《筋膜健身塑造优雅体态》进行学习,再入群。

前文:选好颈椎枕和睡觉姿势,对颈椎病太“重要”了

姓林的雷较瘦

为往圣继绝学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okkma.com/mbyxg/1140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