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www.olandoweb.org/chaoliu/xinchao/1412.html

如何测试出最大力量?发挥最大力量时关节处于什么样的位置?相信大家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无法精准判断力量的差距,这也是徒手肌力评定的局限性。那么接下来我们看看文献上是怎么说的。

图一

图一这篇是由RyanG.Timmins和AnthonyJ.Shield等人发表在SportsMedicine杂志上7.58分的文章。这篇文章主要研究的是“使用峰力矩角度作为腘绳肌拉伤和再次受伤的风险标志”。文章总结膝关节屈肌峰力矩角度是如何被建议用来衡量腘绳肌拉伤风险的。同时文章也提出众多的局限性,并概述这些局限性是如何可能影响峰力矩角度测量的,包括肌肉特异性的缺乏,向心性收缩模式的评估,测量的可靠性,神经肌肉抑制等等。

文章还总结:一些回顾性研究无法区分损伤发生之前是否存在差异,所以提到前瞻性的研究,包括膝关节屈肌峰力矩角度与未来高危人群的关系、评估腘绳肌拉伤风险的替代方法、评估肌肉的结构等等。可以结合的方法如超声、等长收缩、力矩与角度的连续监测等。

文章最后结论,高水平运动强度下,腘绳肌拉伤的预防至关重要,但各种受伤风险评估的方法必须结合科学文献加以考虑。文章还对运用峰力矩角度预测运动员运动损伤风险的方法进行了分析,以帮助明确运动员损伤后重返赛场的时间阶段。

那么文章里面提到的重要衡量指标——峰力矩角度是什么呢?峰力矩角度PeakTorqueAngle(PTA):指力矩曲线中峰力矩所对应的角度,代表肌肉收缩的最佳用力角度。是关节功能正常的一个特异性指标。

图二

图三

图二、图三显示的是膝关节屈伸过程中的峰力矩角度以及双侧的差异,临床观察,通过观察PTA的变化,有助于判断肌肉拉伤的风险。比如,膝关节疲劳运动后,屈伸膝的PTA都有可能发生变化;运动损伤后,健患侧的PTA有可能存在差异等。

通过PTA的测定,在康复训练过程中,适当地在运动损伤或者术后力量不佳期间针对性地训练,有助于患者更快速地恢复力量。

本文来源于: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okkma.com/mbyfl/1318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