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运动损伤之踝关节扭伤——王兴权主讲

踝关节又称距小腿关节,由胫、腓骨下端与距骨构成。关节囊前、后部松弛,两侧有韧带加强。内侧韧带较厚;外侧韧带较薄弱,足过度内翻易引起外侧韧带扭伤。踝关节能作背屈和跖屈运动。足尖向上称背屈,足尖向下称跖屈。跖屈时还可作轻度侧方运动,此时关节不够稳固,踝关节扭伤多发生在跖屈状态下。踝关节扭伤:指在外力作用下,踝关节骤然向一侧活动而超过其正常活动度时,引起关节周围软组织如关节囊、韧带、肌腱等发生撕裂伤,称为踝关节扭伤。民间常称为“崴脚”、“踝关节扭挫”或“脚脖子扭了”等。轻者仅有部分韧带纤维撕裂、重者可使韧带完全断裂或韧带及关节囊附着处的骨质撕脱,甚至发生关节脱位。踝扭伤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指踝关节突然受到剧烈扭转或巨大暴力,使骨骼、关节周围的韧带、肌肉等出现损伤;广义:指各种急慢性的扭挫伤,包括日常生活中的不良姿势、穿鞋不当、特定运动方式和工作体位等。踝关节扭伤最容易发生于剧烈的体育运动中,如篮球、羽毛球、足球、登山等。症状——根据踝关节受伤部位的不同,可分为两大类:踝关节内翻扭伤和踝关节外翻扭伤。1.踝关节内翻扭伤:足内翻导致外侧韧带损伤。最常见由足部强力内翻引起。因外踝较内踝长和外侧韧带薄弱,使足内翻活动度较大,临床上外侧韧带损伤较为常见。外侧韧带部分撕裂:较多见,其临床表现是踝外侧疼痛、肿胀、走路跛行;有时可见皮下瘀血;外侧韧带部位有压痛;使足内翻时,引起外侧韧带部位疼痛加剧。外侧韧带完全断裂:较少见,局部症状更明显。由于失去外侧韧带的控制,可出现异常内翻活动度。有时外踝有小片骨质连同韧带撕脱,叫撕脱骨折。内翻位摄片时,胫距关节面的倾斜度远远超过5~10°的正常范围,伤侧关节间隙增宽。2.踝关节外翻扭伤:足外翻导致内侧韧带损伤。足部强力外翻引起的扭伤,发生较少。其临床表现与外侧韧带损伤相似,但位置和方向相反。表现为内侧韧带部位疼痛、肿胀、压痛,足外翻时,引起内侧韧带部位疼痛,也可有撕脱骨折。

分类:踝关节外侧是最容易扭伤的部位,根据轻重,分类为1-3度。

分类疼痛程度肿胀程度治疗方法康复时间1度-轻度轻度疼痛轻度肿胀PRICE治疗约1周内康复2度-中度剧烈疼痛有明显肿胀保守治疗约4周内康复3度-重度??????剧烈疼痛明显肿胀??????????保守或手术治疗约4-12周内康复

PRICE,由Protce,Rest,Ice,Compression和elevation的四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组成,是一系列以保护,休息,冰敷,加压和抬高手段来解决问题的治疗方法。韧带在瞬间过度拉伸,无断裂,足踝机能基本不影响;韧带部分断裂,足踝机能下降;韧带完全断裂,有可能伴有骨折,足踝机能丧失,踝关节不稳定。轻度中度重度

踝关节扭伤防治不当所产生的后遗症很多人可能认为,只要不出现骨折,踝关节的软组织扭挫伤是“小事一桩”,不值得大惊小怪,但事实告诉我们,很多非常出名的运动员,就是因为踝关节的轻、中度扭伤,没有及时治疗和康复,影响了运动成绩而退出赛场。也有很多普通群众因为踝关节一次扭挫伤,而长期被疼痛和肿胀等症状所困扰。踝关节扭伤防治不当所致的后遗症大体有如下几种:1.肌力不足,运动能力下降2.踝关节活动区域降低3.足踝部长期出现原因不明的疼痛和肿胀4.踝关节不稳定,行走或跑动时感到不稳,容易出现习惯性踝部损伤踝关节扭伤的治疗:急性期:PRCIE原则

中期:医院或专业的运动康复机构治疗

后期:通过康复训练加强肌肉力量和关节稳定性踝关节扭伤康复训练注意:所有训练均在无痛或轻微疼痛情况下进行,训练完后冰敷15分钟。

肌肉力量训练:弹力带训练

提踵训练、单脚跳训练

稳定平衡训练

自我检测*双脚力量基本一致*闭眼单脚站立1分钟以上*单脚前后左右连续跳十次以上*能较好的参加有球训练*能全力完成急停急转且无明显疼痛注意:跑步前应进行稳定包扎跟腱炎*跟腱炎一般指跟腱急慢性劳损后形成的无菌性炎症。在运动过程中,小腿腓肠肌和跟腱承受了反复过度牵张力导致的。另外,突然增加锻炼的强度或频率也常会引起跟腱炎。*病因:1、当跟腱在短时间内承受的压力过大时,可能会发生劳损、细微挫伤或撕裂,进而出现无菌性炎症。2.运动前调整身体没活动开或还没有调整好就开始运动,很容易发生跟腱炎。3.锻炼过度、肌肉疲劳4.扁平足扁平的足弓会增加发生跟腱炎的风险。因在行走时,扁平足会导致跟腱承受额外的压力。症状1.急性期——走路、跑步等运动时跟腱处疼痛、肿胀、皮肤发红发烫。2.慢性期——跟腱疼痛或者僵硬,多发于清晨。走路,尤其是爬山及上楼会感觉跟腱疼痛;慢性跟腱炎多长期且持续存在。

足底筋膜炎足底筋膜炎是足底的肌腱或者筋膜发生无菌性炎症所致。病因:1.由于超负荷压力的长期作用,造成足底筋膜的急性或慢性损伤;2.从结构上有导致足底筋膜不正常拉力之因素,例如扁平足、高弓足、足跟肌腱过短等,长期下来可能因行走时姿势着力不当,引起腰、髋、膝、踝等部位的疼痛。症状:脚跟的疼痛与不适,压痛点常在足底近足跟处,有时压痛较剧烈,且持续存在。晨起时疼痛感觉明显,行走过度时疼痛感加剧,严重患者甚至站立休息时也有疼痛感。足底筋膜炎是运动引起的慢性损伤,过度训练也可导致跟骨疼痛,有时放射到足掌前面,这种疾病可影响所有年龄段的成人。

胫骨内侧疼痛综合症胫骨内侧疼痛综合症并不是一个具体的诊断,它只是用来形容胫骨下三分之一后内侧部分疼痛及触痛症状的代名词,其所包含的问题有:1.胫骨内侧应力医院骨关节科李中万;2.应力性骨折;3.间隔区综合症胫骨内侧疼痛综合症的诱因1.不合适的运动鞋:穿破旧、缺乏足弓保护及避震的运动鞋不能抵消脚跟著力时的重覆震动,增加对骨的应力。鞋前端脚趾关节位置部分要能伸屈自如,否则会增加后间隔区的受力。2.足型及生物力:足部的柔韧性过高或者扁平足都会加强对胫骨后肌(部分负责支持内足弓)的应力,而足弓高则避震能力欠佳,加重胫骨的应力。3.下肢过度内收会增加足部内翻,因而增加了胫骨后肌的活动。足部过度内翻,因而增加了胫骨后肌的活动。足部过度内翻是胫骨内侧应力综合症的主要成因,跑步时髋部外旋及在田径场上转弯时过分倾斜亦会增加瞳部内翻;另外,前足著地的跑姿也会因为下肢增加受震而可能引起胫骨痛症。4.过重及体能状况差:跑步时下肢所受的力度是个人体得的倍数,所以过重的人特别容易患上胫骨痛症。体能状况越差,在同样运动量下,身体的超负荷程度便越大,这些负荷在跑步时大部分是由外侧及后间隔区的下肢肌肉承受。5.肌肉不平衡及热身不足:趾长屈肌、小腿肌肉过紧及或足内附肌过弱会导致胫骨痛症,适当的热身可以增加肌肉的柔韧性及血液运流,否则会加速轻微拉伤及发炎现象。6.训练地面不妥:经常在硬地上跑步会令肌腱劳损,使腓骨及胫骨承受扭力,在高低不平及山路上跑会增加下肢间隔区的应力。7.训练过度:过多及过急的训练容易使运动员患训练过度综合症。

肌肉拉伤跑步运动中常见的肌肉拉伤有:股后肌群拉伤、小腿三头肌拉伤、股四头肌拉伤。原因:肌肉疲劳、准备活动不足、突然发力症状:按压刺痛感明显、触摸有肿块硬结、严重者皮下会有淤血、肌肉用力时刺痛

本稿件来源:长沙乐动运动康复中心

请长按







































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
白癜风完全治疗吗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okkma.com/mbyhl/242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