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韧带损伤术后的康复训练

  用自体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ACL)和后交叉韧带(PCL),已经成为ACL、PCL损伤的标准治疗方法之一,但存在一些并发症,如髌骨骨折、髌腱断裂、股四头肌肌力下降、髌股关节退变加速,以及由于髌下脂肪垫、关节囊组织增生及纤维化引起的疼痛和膝关节活动受限[1]。同时,有的患者不愿意用自体髌腱做移植,或原有外伤、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等而无法取自体髌腱。我科采用关节镜下行同种异体髌腱同时重建ACL、PCL并修复内侧副韧带,治疗了9例膝关节联合损伤患者,术后运用康复训练程序进行阶段性的训练,其关节稳定程度及活动范围均恢复良好,可正常生活和工作。现将术后康复训练情况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9例,男6例,女3例。年龄26~47岁。交通伤7例,压轧伤2例。均为闭合性损伤,诊断为:膝关节内侧副韧带,前、后交叉韧带联合损伤。均为伤后1~7d入院,于伤后8~16d手术。

  1.2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本组术后3个月膝关节活动度为(±15)ο,6个月活动度为(±15)ο;术后6个月Ly-sholm评分为(90±6)分,KT(15ο/20磅)时(患/健膝比值)为(2.6±3.8)mm/(2.4±3.0)mm,关节稳定性及主动活动范围均能满足日常生活和工作需要。

  2手术方法简介

  从深低温冰箱无菌盒内取出预先处理好的异体髌腱,置于ml等渗盐水中快速解冻,去除骨膜脂肪等软组织,仅留下髌腱、完整髌腱止点和附着骨质。按照交叉韧带重建的要求,精细修整成能通过9mm直径套管的骨-腱-骨标本后,再按照交叉韧带重建的常规术式重建ACL、PCL,Smith-Nephew界面螺钉固定后,修复内侧结构。术后常规置关节内引流管,长棉垫均匀加压包扎,活动支架固定于伸直位。

  3康复训练

  3.1第1阶段(术后0~7d)目的是防止膝关节不能伸直,消肿止痛,保持股四头肌肌力。

  手术当天留置硬膜外麻醉管持续止痛,以减少痛觉、保留本体觉和触觉,利于早期进行锻炼。将患肢用活动支架固定于伸直位,并用软枕抬高于心脏水平,局部冰敷,以防止患膝不能伸直并利于消肿和减轻疼痛,给予踝泵运动,促进血液循环,消除肿胀。保持负压引流管通畅,不断将积血排尽,以免损害软骨[2]。48h后拔管,以减少引流管感染的机会。

  从术后第2天开始,着重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等长收缩时,肌肉无氧代谢产生的乳酸可刺激肌肉微循环血管扩张,有利于肌肉组织摄取营养。而股四头肌是伸膝装置中的动力部分,股外侧肌和股内侧肌的扩张有着重要的稳定和平衡作用[3]。因此,应双下肢同时进行主动抬起和下压膝关节的练习,每次持续5~10s,如此反复进行,以防止术后肌肉萎缩的发生。同时加强膝关节的动力性稳定练习,强化夹紧大腿的动作(双腿间夹枕),以锻炼股内收肌。对于疼痛明显者采用经皮神经电刺激和功能性电刺激的方法,作用于股四头肌和股内侧肌,强度介于其感觉和运动阈之间,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疼痛并增强肌肉力量。每天2次,每次30min,加强抬腿练习,包括静力性抬腿,即嘱患者主动抬腿离床面30ο~40ο后维持不动并计时,尽可能延长时间,每天10~20次;直腿抬高,即嘱患者在床面上伸直膝关节并收缩股四头肌后抬高患肢,不要求过高,但要有5s的空中滞留时间。刚开始可以给予一定助力,逐渐向主动运动过度。每天3次,每次20min。注意不使患者感到过度疲劳,以免以后因惧怕锻炼而影响功能恢复。

  3.2第2阶段(术后8~14d)目的是加强患肢肌力,提高患肢主动能力和活动范围。

  继续功能性电刺激治疗、股四头肌收缩及直腿抬高练习。此时直腿抬高应快抬慢放,注意增加滞空时间并逐渐减少助力。术后第7天行CPM练习,活动范围控制在20ο~60ο,速度缓慢,每天2次,每次30min,以确保重建韧带稳定修复的前提下适当增加关节的活动度,防止力量过强过猛引起再损伤。终未伸膝训练,即患膝下垫1个枕头,保持屈膝约30ο后,小腿抬离床面直到患膝伸直。

  练习时用活动支架将膝关节固定于20ο~60ο的可活动范围内,并注意支架活页的轴心置于相当于股骨髁、大约关节间隙上1.5cm处[2]。术后10d可坐位伸膝训练,即嘱患者坐位时将患肢悬挂在床边,主动屈伸膝关节,在伸直时停顿1~2s,然后缓慢放下。休息2s后再重复以上动作。可以结合渐进抗阻练习,其原理是重负荷、少重复次数以利于发展肌力,中等负荷多重复次数有利于发展耐力[3]。练习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遵循个体化、力量、安全和循序渐进的原则。

  3.3第3阶段(术后15~21d)目的是恢复患肢负重、行走、平衡能力。改善生活自理能力。

  继续加强患膝活动度的训练,使膝关节主动屈曲达到90ο以上,伸直无滞缺。若患膝伸直滞缺超过5ο~10ο时,可将活动支架反向佩带或沙袋加压,迫使膝关节处于伸直位。可在活动支架固定下下床。刚开始可借助步行器行走,重心在健侧下肢,逐渐向患侧过渡。了解患者的平衡能力,即让其站立,护士前后轻推患者并加以保护,观察患者是否能维持自身平衡。如果平衡能力达不到3级,就应进行平衡能力的训练。加强行走步态指导,掌握与膝关节直接相关的病理步态,如提髋步态、画弧步态、股四头肌麻痹、膝关节不稳定步态的产生原因[4],以便在练习时针对各种异常步态加以纠正。进行上下楼梯练习,刚开始可用拐杖,逐步要求患肢从不负重过度到部分负重。上楼梯时健腿先上,下楼梯时患腿先下,待患者适应后可脱拐行走。锻炼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自己穿衣、穿袜、洗脸、刷牙等,并注意动作的协调性。

  4出院指导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相应指导。需特别指出应注意安全,活动支架应严格佩带3个月,避免重建韧带因侧方扭转而再损伤。继续加强肌力和膝关节屈伸活动锻炼,4个月后可适当进行游泳、骑自行车运动,以增加关节的灵活性。

  5讨论

  膝前、后交叉韧带及内侧副韧带同时损伤造成严重膝关节不稳定、可导致继发性损伤,甚至严重影响患膝的功能。膝部损伤后,即使做了完美的手术,如果术后功能锻炼欠佳,也不能使手术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应该应用康复训练程序,并在确保重建韧带稳定修复的前提下,指导患者进行有计划、分阶段的功能锻炼,使其关节功能恢复到良好状态,以满足日常生活和工作需要。









































白癜风秘方
银川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okkma.com/mbyxg/134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