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医堂第86期 学而后思 集思广益 为陈医师打Call 我一直以来的秉持的治疗理念是:手法缓解症状,康复预防复发;正确运动模式,融入平常生活。 只有把正确的运动模式融入到平常生活中,你才能每次呼吸都在紧致盆底肌;每走一步都在提臀;每爬一阶楼梯都能保护膝关节,等等。 世界主流的运动康复治疗三法则 目前世界主流的运动康复治疗三法则就是:(关节)活动度、肌力、功能。这三个法则相互影响,互为因果。这个法则可以适用于肌骨疼痛、产后康复、脊柱侧弯,等。一、(关节)活动度:任何关节都有各自的活动范围和运动轨迹。如果超出关节活动的范围,或者关节活动度不足(受限),关节会偏离正确的运动轨迹。轻者会发生骨关节磨损,关节紊乱错位,卡压到肌肉神经,使身体出现酸麻胀痛,活动受限;陈医生认为:人体大部分的肌骨疼痛的原因是关节活动度受限,或者关节紊乱错位。严重的会影响上下关节的运动轨迹,产生全身骨骼关节的生物力学改变。举个简单的例子:高低肩的原因往往是受骨盆高低的影响。再举个例子:我们人体要降低高度去完成动作,比如说要洗衣洗碗、从地板捡东西,等。正确的是要屈髋(如下图右侧),如果髋关节活动功能受限,人体就会选择用其他关节代偿发力去完成动作,比如说用屈膝代偿(如下图左侧),膝关节就会过度磨损,引起膝关节疼痛损伤;或者用弯腰代偿,就会引起腰肌劳损,甚至腰椎间盘突出。所以,学会正确地使用关节的功能和肌肉发力顺序,非常重要!这是预防肌骨疼痛和运动损伤的基础!二、肌力:也就是肌肉力量。但是,请注意!我们需要你锻炼的肌肉力量,是要根据评估后,有针对性地锻炼薄弱的肌群。初期,可以某块肌肉单独训练,注意姿势要标准,不要锻炼到其他肌肉,适得其反。中期,实现某个关节活动方向的协同肌群可以一起训练。后期,可以训练身体的整条动力链,要注意的是肌肉的发力顺序!顺序错误,关节的运动轨迹就会发生偏离。还需要注意的是,训练肌肉力量要配合正确的呼吸!呼吸会影响肌肉神经的前反馈机制,简单来说就是肌肉的预收缩。比如说,正确的呼吸,可以让盆底肌和臀肌预收缩,让你每吸一口气都在紧致盆底肌,都在提臀。错误的呼吸会让腰肌和颈椎前侧肌群预收缩,加重颈椎和腰椎相关疾病。陈医生提倡的呼吸法是要,第一口气要吸到丹田的位置,下腹部要鼓起来,在充盈到肋弓,再到后背,最后把胸骨柄微微上提。具体请看推送:颈肩和上肢疾病的自我康复训练三、功能:陈医生所理解的“功能”,有关节和肌肉本身的生理功能,也有身体所需要完成动作所必备的运动模式。现代人往往普遍臀、腹、肩胛带肌群比较薄弱,这和现代人的生活和运动习惯息息相关。我在授课的时候,会说到如何预防颈椎病和腰椎疾病?答案是:先改呼吸和走路姿势!没改变日常的生活和运动模式,就算通过手法改善关节活动度,训练核心肌肉力量,回家后往往就会反弹,回复到治疗训练前的症状和体态。没改变日常的生活和运动模式,就永远脱离不了医生和健身教练!我们希望:用每天十二个小时的正确生活和运动模式,来代替每天半个小时的治疗和训练!陈医生把我们生活必须的基本运动模式归纳为五大模块,具体请看推送:[视频教学]产后康复必需的五大运动模式综上所述,我目前是这么给客人做治疗:首先,评估客人的关节、肌肉、神经(本体感觉)的情况;其次,根据关节评估情况,用手法整复客人紊乱错位的关节,恢复关节活动度,缓解客人的疼痛、酸麻,等不舒服的症状。再次,根据肌肉评估情况,一对一给客人训练薄弱的肌肉(其实陈医生很希望这部分交给健身教练);最后,根据神经评估情况,再结合客人的职业和生活习惯,重建客人的运动模式。这才是完整的,可复制的,有逻辑闭环的运动康复的治疗法则:手法缓解症状,康复预防复发;正确运动模式,融入平常生活。大医精诚止于至善 珍玮出品,绝不忽悠! 陈珍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