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骨科门诊,常有不少来诊的患者自诉在蹲起时,膝关节会感到疼痛、憋胀,不敢利索地蹲下;有的在活动时会感到膝关节“撕扯、弹响”;还有的在行走或上楼时会感到膝关节被卡住,既弯不了又伸不直,甚至出现“打软腿”无法正常站立的现象。如果您也有以上的表现,那就要警惕是发生了半月板损伤。 今天,我们先看看什么是半月板,其功能及损伤机制又为何? 一、何为半月板? 我们先来看一下膝关节的组成: 半月板位于膝关节的内、外侧关节间隙,处于股骨(大腿骨)和胫骨(小腿骨)之间,由纤维软骨组成,成对存在,内侧的呈“C”形,外侧的呈“O”形,由于外形很像弯弯的月牙,所以被称为半月板。 二、半月板的功能: 半月板是膝关节内一对填充减震的“软骨垫片”,起着力量缓冲、减震、保护关节软骨、维持关节稳定和润滑膝关节的作用。 由于股骨和胫骨是不规则面接触(球对面接触),股骨下端是两个圆球,胫骨上端是两个平台,如果它们直接碰面的话,就会形成两个点接触,而半月板的半圆楔形结构正好充填接触面边缘的间隙,让股骨和胫骨的接触面变大,并且贴合变得紧密而稳定,进一步减轻点对面接触而产生软骨磨损。 半月板的存在,增加了关节的稳定性,使得膝关节运动轨迹更稳定,同时避免周围软组织被挤入关节。 虽然有着如此重要的功能,但我们的半月板却十分脆弱,稍有不慎就可能会造成半月板的损伤。更为重要的是,半月板的有些区域,一旦受损就无法恢复!半月板的血液主要来自于膝内和外动脉的分支,但这些动脉网仅仅可以提供半月板周缘10%—30%的血运。有血液流经的地方被称为半月板红区,这些部分在受伤后经过静养和修补可以恢复。然而,半月板白区,也就是没有血液流经的地方,主要靠关节液的渗透来滋养。这一区域,受损后没有自愈能力。如果任凭半月板受损,那么情况只会越来越严重,最后也只能通过手术来缓解。 三、若去除半月板会发生什么? 理论上讲,即使半月板损伤切除后,患者也是能正常运动的,只是缺少了“软骨垫片”对关节的保护作用,膝关节磨损就会加速,损耗就增加;那么原本设计使用寿命是80年左右的膝关节,可能不到50岁就会出现严重磨损,最后只能万不得已更换人工膝关节装置。 四、半月板损伤的机制: 急性半月板损伤:健康的半月板表面是平滑的,当膝关节受到过大动作(快速扭动、弹跳落地时扭伤、大力踢球踢空、蹲下行走、跑步中被绊倒等)冲击时,或者在足球、篮球、羽毛球中的突然变向,滑雪、街舞以及跑步时膝盖内扣导致关节对位不正而产生相对旋转的剪切力时,半月板受到的压力超过它能承受的范围时,半月板就可能发生撕裂、断裂甚至部分剥落,产生半月板急性创伤性损伤。 慢性半月板损伤: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半月板变性退化,弹性及耐磨性能逐渐下降,无法承受膝关节日常的反复活动摩擦从而产生半月板破裂。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中老年患者,膝关节并没有明确的外伤史,却产生了半月板损伤的原因。 好了,今天我们揭开了半月板的神秘面纱,下一次我们继续聊半月板损伤的那些事儿,敬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