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腿先老,腿部是我们活动最多的人体零件,但是也十分的脆弱,如果受到损伤,或者感染的话,会导致滑膜炎,将不仅仅影响生活,还会给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严重的就连生活都不能自理,瘫痪在床。 是什么原因让这种人们深恶痛绝的疾病找上了你? 1、长期负重:长期姿势不良,负重用力,体重的增加和膝骨性关节炎的发病成正比,体重过高可导致膝关节软组织损伤,肥胖者的体重下降则可以减少膝骨关节炎的发病。 2、骨密度:随年龄增长带来骨密度改变,导致滑液分泌过少,韧带肌肉劳损,膝关节长期活动时如同磨盘一样转动互相磨损,当软骨下骨小梁变薄、变僵硬时,其承受压力的耐受性就减少。因此,在骨质疏松者出现骨性关节炎的几率就增多。 3、外伤和力的承受:经常的膝关节损伤,如骨折、软骨、韧带的损伤。异常状态下的关节,如在髌骨切除术后环节处于不稳定状态时,当关节承受肌力不平衡并加上局部压力,就会出现软骨的退行性变。正常的关节和活动甚至剧烈运动后是不会出现骨性关节炎的。 4、种族因素:不同种族的关节受累情况是各不相同的,如髋关节、腕掌关节的骨性关节炎在白种人多见,但有色人种及国人中少见,性别亦有影响,本病在女性较多见。 5、气候因素:常居潮湿、寒冷环境的人发病率高。这主要是由于温度低,引起局部血运减慢甚至障碍有关。 滑膜炎严重的会导致瘫痪,所以一定要重视,那么,滑膜炎该怎么对付呢? 注意:因每个人的病情、体质不同,方法也因人而异,一定要在专业的指导下使用,否则后果自负,祝大家早日康复! 1、粉敷 60克白芥子炒黄研为细末装入消毒纱布袋内。先以75%酒精消毒患处后用生姜涂擦再用白芥子粉袋覆盖患处绷带固定。3天换药1次,10次为1疗程一般6~10次即可痊愈。 2、保守 颈腰痛,中医的理论是肝肾双虚,肝主筋因为肝虚不养筋,加上长期风寒湿邪入侵,营养不均衡,劳累、年老体衰等,造成了筋骨之疾。 现在保守方法很多——“膏贴”属于“汤剂、针灸、推拿、膏贴、食疗”手段中的一种,在数千年传承中具有重要地位。目前使用者最多的,就是传统膏贴。 膏贴已经有2千年的历史了,外敷可透入皮肤产生活血,止痛,化淤,通络,祛风散寒等效果,改善组织营养,起到修复组织的作用,调理至康复。 3、薏仁黑豆木瓜粥 材料:薏仁50克,黑豆30克,木瓜1个,大米50克,面粉适量。 做法:将薏仁、大米和黑豆大火煮熟后,加入切碎的木瓜,等水滚后倒入面粉糊,至粥微稠为宜,然后小火焖煮3分钟即可食用。 日常如果出现膝盖肿痛,可以按揉阿是穴(即患处、痛点)、鹤顶穴、内外膝眼(膝关节伸侧面,髌韧带两侧之凹陷中,在内侧的称内膝眼,在外侧的称外膝眼。) 1、鹤顶穴、膝眼穴 这些穴位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同时增强局部新陈代谢,有利于肿痛的吸收消退。 阴陵泉、阳陵泉两穴,它们同为合穴,经气相通,灸之有滑利关节、舒筋的作用。 2、阴陵泉、阳陵泉穴 同时也不能忽视足太阴脾经上的血海穴、足阳明胃经上的梁丘穴,它们为脏腑表里关系,能起到调气理血的作用。 3、肝俞穴 肾俞穴补益肝肾,肾为先天之本,主骨,充髓。肾气盛,肾精足,则机体发育健壮,骨骼的外形及内部结构正常强健;而肝为藏血之脏,肝血足则筋脉强劲,束骨而利关节,可以保护诸骨,充养骨髓。 这些穴位温经通络、祛瘀散寒,不仅可以缓解局部的关节疼痛,还可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从根本上调理关节炎! 注意:以上方法虽然有一定作用,但要注意因人而异,切勿盲目使用,否则后果自负! 要遵循治病为主,方法为辅的原则,才是正道,再就是要坚持。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注意,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okkma.com/mbyzl/1126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