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文章提到很多适合不同人群的运动,运动较静止时所受到的冲击和暴力也相对较大,难免会有意外损伤情况的发生,与之伴随的运动损伤是运动过程中常见的一种身体损伤,在日常的生活运动中,由于每个人的运动方式,不同和身体素质的不同,导致的运动损伤程度也不一样。运动损伤包含很多方面,我院运动损伤门诊医生在此提醒大家以下常见损伤的处理方法。 01 肌肉痉挛 肌肉痉挛就是我们常说的“腿抽筋”,它是一种强直性肌肉收缩,不能缓解放松的现象。 引发原因:冬季或清晨运动时,由于气温较低而多发;运动前未进行适当的准备活动,容易引起抽筋;或小腿肌肉受到冷的刺激,都会引起肌肉痉挛,抽筋。 处理措施:如果大家在运动过程中发生肌肉抽筋千万不要慌张,应该逐渐减慢运动速度,停靠在路边或跑道边,不要在路或跑道中央休息,以免影响其他运动者的运动。抽筋时,一只手握住抽筋一侧的脚趾,用力向腿部方向按压,另一只手向下压住膝盖,使腿伸直,重复动作,待疼痛消失时对抽筋部位肌肉进行按摩。 温馨提示:在跑步中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以维持身体电解质平衡,尽可能减少抽筋的风险。 02 肌肉酸痛 运动一段时间后,通常都会感到大腿和小腿的肌肉酸痛僵硬,尤其在隔天疼痛感最强。肌肉酸痛,属于运动中的正常生理现象。肌肉收缩产生能量的同时,氧气供应不足,乳酸堆积,将刺激神经系统,引起疼痛。 发生原因:运动前的准备活动不够充分或者是运动后没有进行及时有效的拉伸放松,使得疲惫的肌肉没有得到良好的休息。 处理措施:运动中如果发生肌肉酸疼,可以适当的减小运动量,慢慢的降低运动的速度,拉伸或按摩发生酸疼的肌肉。(动态拉伸和静态拉伸) 温馨提示:运动前的热身运动和运动后的拉伸放松是预防肌肉酸疼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03 脚踝扭伤 常见的是在运动时跌倒、滑倒而致的脚踝扭伤,扭伤时,脚踝发生剧烈疼痛。 发生原因:多发于一些运动姿势不正确的人群。另外因为运动前热身不够全面引发脚踝扭伤;或是运动场地不平整以及运动鞋不合适等都会引起脚踝扭伤。 处理措施:一般来说,脚踝扭伤需要较长时间的恢复期。如果扭伤后能够对脚踝及时进行处理,能够大大减少损伤程度,缩短恢复的时间。 脚踝扭伤处理措施遵循一个POLICE原则: P(Protection,保护) 在急性损伤后的初期,应尽可能以适当的工具及姿势进行防护,避免运动损伤后再度伤害。当然,保护绝不止简单的休息,而是在保护患肢期间开始轻柔的活动。但在活动过程中,依旧要对受损组织进行保护。 OL(OptimumLoading,合适的负荷) 踝关节扭伤后的第二天就可以进行有意识的活动,在不引起明显疼痛的前提下,尽最大可能向不同方向活动踝关节,以早期保护好神经肌肉控制能力。 I(Ice,冰敷) 冰敷可以控制受损组织的肿胀,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疼痛,但这绝不意味着冰敷时间越长越好。一般单次冰敷以15分钟~20分钟为宜,两次之间至少间隔2小时。长时间的冷刺激会麻痹局部神经,损伤痛觉。对皮肤感觉迟钝的老人,很有可能造成冻伤。 C(Compression,加压包扎) 可以和冰敷结合起来,直接把冰袋绑在患处,捆绑的时候稍用力。冰敷后仍宜使用弹力绷带或护具或支具加压兼保护。 E(Elevation,抬高患肢) 患肢抬高的高度至少超过心脏位置,为的是加速血液和淋巴液回流,可与冰敷、加压同时实施。肢体肿胀可延缓组织愈合,通过减少组织液渗出和下肢血流灌注,减轻患肢水肿。 以上原则看起来简单,但在实际生活中未必“万事俱备”,要灵活运用一切现实资源来进行急性损伤处理。如没有冰袋可购买冰棍,甚至用冷水冲淋也有一定作用;没有绷带加压保护,可用布或双手压迫;寻找可以垫高患肢的物品,或者利用健侧腿支撑患侧腿抬高等。 温馨提示:伤后要尽快就医。要排除严重的韧带断裂、骨折脱位可能,并获得更专业的处理和指导。脚踝发生扭伤一定要等到完全治好时才能再进行剧烈运动,否则可能还会再度扭伤,并且症状会更加恶化。 04 膝部疼痛 膝部疼痛对于很多跑步运动的朋友来说是一个很头疼的问题。 发生原因:造成膝部疼痛的原因有很多,既有外界因素,也有内在原因。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是由于场地,坚硬没有缓冲的跑步场地对膝盖的冲击比较大,容易造成膝盖损伤,引起膝盖疼痛。还有就是跑步者自身肌力弱,或者跑步的异常动作模式会导致大腿外侧的髂胫束比较紧,长时间得不到放松也会造成膝盖疼痛。 处理措施:如果跑步时出现膝盖疼痛,最好不要继续跑步,如果跑一定要慢,落地轻,步子小一点。疼痛比较严重的应该停止跑步2~4周,同时在医生的诊断后口服一些消炎、活血止痛的药物。除了药物治疗外,跑步者应该在平时加强腿部的肌肉力量训练,增强膝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从而增强膝关节的稳定性,对膝关节起到保护作用。我们还应该在跑步前后多做做牵拉和放松,并用泡沫轴放松一下髂胫束,这样会对膝部疼痛起到缓解作用。 温馨提示:任何运动都不能忽视力量的训练,只有肌肉力量提升后,才能更好的开展其他运动。 05 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为脚底部位的厚组织,主要是提供脚底足弓的支撑力,和吸收足部动作时所产生的反作用力。足底筋膜在脚底跟骨的前方,从脚后跟部往五个脚趾头呈放射状向前延伸成一张扇形从而附着在趾骨上。如果足底筋膜长时间的处于伸张状态,或是受到局部的强力碰撞,就可能造成发炎,也就是所谓的“足底筋膜炎”。 发生原因:足底筋膜炎患者通常在早上起床或久坐后起来步行时疼痛最为剧烈,行走一段时间后会减轻。因此很多人不注意,继续跑步导致恶化。造成此病的原因主要是扁平足和运动量过大,而小腿肌痉挛则会加重这种损伤。 处理措施:在跑步中感到脚底疼痛或不舒服的时候应当及时停止运动,有条件的话应该及时冰敷,避免做足趾上翘的动作。平时也要多做足部的牵拉和放松,在此教给大家一个简单的放松足部的方法,找一个网球,然后把脚踩在网球上,用自己的身体去按压网球,从而起到放松足底筋膜的作用,效果非常好。 06 腹痛 常发生在晨间空腹或进食后未得到足够时间消化的运动中。 发生原因:在正式运动前,未进行准备活动。心脏惰性大,不能适应运动负荷,引起呼吸肌紊乱“岔气”;或是饭后、饮水后,使肠系膜受到过分牵拉。 处理措施:运动过程中发生腹痛时,最好慢慢减速,直至停止运动。调节呼吸节奏,加深呼吸,可连续做多次深呼吸。同时用手按压腹部,可减轻疼痛。 温馨提示:发生腹痛时,切记不要突然停止运动,以免加剧疼痛,应缓慢减速,直至停止,必要时及时就诊。 运动损伤康复科是我院新发展科室,科室开展物理因子治疗、运动康复训练、手法治疗、针灸、推拿、中药熏蒸、牵引等各类项目。运动损伤指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出现的骨骼或肌肉关节受损。多表现为:软组织挫伤、扭伤、末端病、骨与关节损伤、神经损伤、骨折等。 林珊 毕业于浙江中医药大学,医院康复医学中心进修学习,擅长治疗各类运动损伤,包括:软组织挫伤、肌肉扭伤、网球肘、骨与关节损伤、骨折术后康复等。 职称:主治中医师 本部:周一、二、四全天。 明湖中医门诊部:周三、五全天。 吴昌建 毕业于温州医科大学,医院、医院、医院康复科进修学习。 擅长康复评定、神经系统康复、骨关节障碍的康复。 职称:主管治疗师(康复医学) 门诊时间:周一、二、三、四、五全天。 编辑:张艳责编:徐晨露审核:张焕军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okkma.com/mbyzl/13168.html |